居民收支状况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uh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赡养负担的下降使得人均收入和经济高速增长。但在近些年,随着劳动力人口数量开始出现减少,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老年人赡养负担和劳动力缺失,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逐步放开二胎政策,而其效果目前来看不及人意,因此有必要对人口出生率过低的原因进行探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人口政策,再简单通过不同五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出生率、性别结构的大小排序关系,粗略得出越是富裕的省份,其人口出生率越低,性别比越均衡的现象。随后,比较超生状况在城乡的差异和农村内部不同收入阶层超生状况的差异,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更高的城镇,其超生状况远少于农村,农村收入越高的阶层,超生状况越少。之后是通过比较人口出生率和五省人均消费支出、通货膨胀情况之间的比较,发现人均消费支出较高的省份,其人口出生率越低,而通胀情况总体和人口出生率存在负的关联性。
  之后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基于父母终生收入最大化,确定父母选择生育与否及生育时间的决定;通过贝克尔理论模型,讨论孩子数量的选择。通过理论得出结论,认为父母生育与否,取决于父母生育回报和养育成本之间的关系对比;生育时间的选择,取决于其在自我投资和投资子女之间,怎样的组合可以使得其终生收入最大化,由于自我投资收入增量是递减的,其与子女回报之间的比较,决定父母生育时间;父母生育数量的选择,则是基于贝克尔孩子质量数量替代模型,取决于其单位时间机会成本,收入越高,该成本越高,而生育新生子女花费的时间远多于养育现有子女,因此造成了生育新子女的总时间成本随着时间越来越高,因此父母生育意愿随收入提高减退,即生育数量随收入提高减少。此外,利用贝克尔模型的效用函数,讨论效用最大化情形下,当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价格提升时,若其他商品状况不变,必定要求减少对小孩这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以使得边际效用增大,抵消掉其价格上涨的幅度,因此养育成本的提升抑制了生育数量。
  最后,利用十个省份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终也印证了理论的正确性。表明了收入的增量变化、消费支出、通胀程度、性别比、住房面积等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证明随着收入增量的增加,人口出生率将降低;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口出生率之间负相关,通胀程度和人口出生率负相关,均表明支出成本会抑制人口生育率;性别比失衡会降低人口出生率;住房面积增加,会刺激人口出生率。
  对于低人口出生率以及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主要是针对贫困阶层,采取包括增加收入,严控计划生育,加大超生处罚,增加教育补贴等措施,抑制其生育数量,并提高其生育质量,从而使得低收入阶层摆脱贫困的代际转移,缩小贫富差距;针对其他收入阶层低出生率,提出包括完善法定休假控制工作时间,完善住房保障,抑制物价增长,增加生育相关社保公共支出,合理控制高校招生规模提高医疗卫生等措施,刺激这部分人群的生育意愿。最终使得人口结构合理化,老龄化得到缓解,人口素质得到提升,贫富差距缩小。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生命问题是中西哲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尤其强烈,人生思考也十分发达。在中国哲学中,不同学派从不同方向对生命意义做了阐述。与其它学派相比,道家更注重生命自身价值。庄子作为道家集大成者在继承了道家重生传统同时将哲学主题从救世转移至生命。本文以庄子哲学的生命主题为讨论对象,以庄子哲学的心形二分生命观为理论基础,将庄子哲学理解为从心形并养之养生工夫到心独与道冥之全生境界的独特生命观。  
学位
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探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问题,以及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解决办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解决办法对于身处现代性困境仍有重大的意义。  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中,发现马克思的人的异化理论,不同于以往的观点认为的那样,马克思早期是人本主义者,他坚持的是人本主义的异化史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思想深度和力度,都已经超越了当时
学位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同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中介。当今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需要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观是同世界观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实践观以自身的本质规定和具体内涵反映着它所赖以产生的世界观,即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一般看法和观点;反过来,世界观又以自身对外部世界的一般看
学位
蕅益智旭是著名的“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毕生从事宗教实践和哲学探索,著述宏富。在学术探索方面,智旭大师具有惊人的融会贯通的精神,这与其从少年开始便具有的强烈的求道意识不无关系。作为一个佛教徒,他痛心于宗派之间和宗派内部的种种流弊,为了克服这些流弊,寻求一个修行的正法,他遍学禅教律各宗宗义,并将之贯通起来。而在教外,他也力究儒学,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同归。终于将其融贯的宗旨发挥到极致。这在整个佛教史乃
学位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现代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马克思和罗尔斯都从社会基本结构的角度米分析和考察社会正义和自由平等的问题。马克思在道德正义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形式上的自由平等观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正义进行批判,并展望在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生产方式之后从而消灭了一切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实现的真正的人类的自由解放--正义的价值追求。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对自由主义和平等主
学位
本文试图澄清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缺乏身体论述的指责,指出海德格尔不仅确实有关于人的身体性存在方式的独到见解,并且该洞见对其哲学结构影响深远。针对“缺失”的指责,本文将深入到海德格尔哲学结构的内部,而指出身体问题在基础存在论中确实有一种本质性的“缺失”.但这种缺失并非是纯粹否定意义上的,它毋宁说是基础存在论的隐蔽的前提。当基础存在论明确意识到自身对这一前提的依赖时,现象学方法也就从一种纯粹的光明转入到
学位
长期以来,中国过度重视经济增长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增长质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导致中国的经济产出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收入分配得不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但究竟其对实体经济尤其是经济增长质量有多大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2年至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各地区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质量情况,同时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