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流分析的S公司J产品生产线精益优化及仿真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yi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市场对各行各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若企业想在市场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管理上和企业生产模式上作出改进。在优化改进之后,若直接投入人力物力实施,风险较大,而仿真软件可以通过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改善效果,以确定改善方案是否可行,因此,企业生产改善与仿真的结合更具现实意义。S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随着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企业逐渐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如产能不足,生产效率低,物料供应不及时等,针对现存问题,根据市场需求量数据确定S公司典型产品——J型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收集J型产品现场生产数据,结合价值流图从生产管理模式,质量管理以及车间生产物流方面分析产品现状,并结合Flexsim仿真软件对车间物流和组装生产线运行模式建立模型。从模型导出数据发现人员利用率多数低于60%,叉车空载和装载运输时间占比:KLT 1为1 1.6%,KLT2为42.51%,GLT为42.39%,等待时间占比:KLT 1为43.58%,GLT为35.55%,各工位在制品的平均存储时间也不均衡。针对以上问题绘制未来价值流图确定运用SLP——系统布置设计法和启发式平衡算法分别对车间物流布局和产线平衡优化改进,最终取得了以下改善效果:叉车空载运输和装载运输时间之和所占的百分比:KLT减少了 0.85%,KLT 2减少了 6.25%,GLT减少了21.39%;等待时间占比:KLT 1减少了 0.28%,GLT减少了 3.27%。改善后生产线平衡率提高了 32.27%,生产节拍减少了 14.4s,标准作业时间减少了 208.1s,工位数和工人数减少1个,人员利用率平均提高了 32.06%;在制品在暂存区的平均停留时间之和减少了 39.4s。本文所提方案改善效果显著,J型产品生产平衡率显著提高,车间物流路线得以优化,对于其他生产线和相似制造业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很多人都说,“角色”是一种教育资源,一种认知启蒙,一种能力开发。融入许多内涵的“角色”扮演过程,是教与学的“联姻过程”。因此,班主任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就变的无比重要了。
从我国教学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传统教学一直是处于主导的地位,它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种电力变压器日常运行中常见的缺陷,并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进入新世纪,城市住宅建设发展速度很快,住宅建设每年都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而其中住宅卫生间渗水、漏水影响住房群众的正常生活。由于现在施工一线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