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业是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民经济中最敏感的部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在金融自由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疯狂涌入的外资和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银行业作为金融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市场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2006年,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并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投入资本和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以其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数量的不断增长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相比而言,外资银行通常来源于发达国家,在经营机制、业务范围、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较为先进水平,国内中资银行虽然具有天然进入壁垒、国有背景保障、长期银企锁定关系等优势,但往往仍难与外资银行开展有力竞争。在这种背景下,外资银行的进入将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造何种成冲击,其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如何,近年来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减缓,甚至有些外资银行选择了退出中国市场,又再次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造成的效应问题推进了人们的视野。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解决中国政府如何审时度势制定合理有效的开放政策以保障中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问题,以及国内中资银行如何调整经营战略和业务范围以有力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本文希望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进行有效测度和分析,验证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关于银行跨国投资动因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产业组织学说、经济动因学说、经营者个人动因学说、客户追随学说等方面进行,银行跨国投资往往不是出于单一原因,而是对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后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一直以来争议不断,本文主要从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度的视角,整理了包括市场竞争观点、市场分割观点和无影响观点几方面,这一效应在中国的现实情况正是本文期望验证的问题。整理回顾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文献与成果,为本文研究方向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前,对市场结构的测度方法上学术界主要集中在集中度和竞争度两种指标,有结构方法和非结构方法两种思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结构方法包括行业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基尼系数等,非结构方法有Panzar-Posse模型、Bresnahan-lau模型、Lerner指数、Iwata模型等。本文考虑数据可得性、可操作性,在评析比较的基础上,分别选择了行业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和Panzar-Posse模型来测度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具体到中国实际,本文对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上的发展状况,主要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历程、发展特点、与国内中资银行的比较优劣势三方面进行考察,此部分内容构成了论文的现实基础和经济背景。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历程上来看:1979-1993年中国银行业实现了外资银行从无到有的突破,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初始时期;1994-2000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增加,外资银行在中国快速发展;2001-2005年为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也拉开了国内传统大型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由国有独资银行向国有控股银行转变的序幕,外资银行得到进一步发展契机;2006年起中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并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开始与国内中资银行在存贷款、理财、结算、衍生品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全面竞争;2008年之后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多数来自于发达国家的外资银行母公司受危机影响之下收缩在华业务,外资银行在华资产和数量总量虽有上升但速度明显放缓。总体上,外资银行在中国资产规模和机构数量始终呈现逐年增长局面,但增速自金融危机后却明显下降。在地域上,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津京唐、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在中国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与国内中资银行的比较优劣势方面,虽然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华发展需要克服进入壁垒、本土银行客户粘性、不具有国有背景等发展劣势,但其在资本实力、盈利能力、业务结构、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比中资银行具有先进性。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期望测度和验证的两个问题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一,中国银行业市场的结构与变化;第二,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在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变化中发挥的效应。在其中,分别提出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市场结构变化有影响及这种影响是U型的两点研究假设。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测度采用了结构方法和非结构方法中可操作性较强的三种进行验证。在结构方法上,分别运用银行业市场上前四大和前八大银行规模占比计算出行业集中度指数CR4和CR8,运用银行业市场所有银行规模份额的平方和计算出赫芬达尔指数HHI,以说明2003-2013年间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在非结构方法上,采用占国内银行规模70%的25家银行的相关数据,通过Panzar-Rosse模型进行了固定效应面板数据的整体回归和分段回归,在对2003-2013年间银行业竞争度说明的基础上,对2006年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和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业竞争度变化进行了考察。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以已有研究成果中认同度较高的线性模型和U型模型为基础,以Panzar-Rosse模型中回归得到的H统计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外资银行资产和数量变量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加入代表市场环境的控制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其中本文还考察了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市场结构的影响。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在2003-2013年的11年时间内,中国银行业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结构,其市场集中度逐渐降低、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这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扩张、外资银行的涌入竞争、大型银行的制度改革、区域商行的增长发展、民营银行的迅速崛起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研究假设1成立。第二,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是线性正相关,而非U型关系,研究假设2不成立。究其原因,U型模型中假定本土银行势弱,外资银行进入初期打击效应大于带动效应,反而抑制了市场良性竞争。而从中国实际出发,国内本土大型银行多有国有背景且实力雄厚,在外资银行进入初期就可以形成有效竞争,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度。第三,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变化受到次贷危机影响,次贷危机的发生减缓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市场结构的步伐,也抑制了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政府和国内中资银行的角度给出了应对建议。首先,政府应坚持金融开放,积极引进优质外资银行;把握适度开放,加强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监管和控制;重视监管创新,形成与外资银行相适应的监管方式等。其次,国内中资银行在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挑战时,也应注重加强自身竞争力,包括完善自身管理,抵御外资银行进入风险;加强学习合作,提高自身竞争力;推进业务创新,拓宽市场范围等。
本文创新点的产生,是考虑到以往学者研究区间较早,不能反映近年来中国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金融危机前后市场环境的变化,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两方面:第一,用Panzar-Rosse模型测度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时,在整体回归的基础上,以银行业全面开放和次贷危机爆发两个重要的时点将2003年-2013年划分成三个研究区间,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和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作用;第二,在外资银行进入对市场竞争度影响的实证研究中,考虑到次贷危机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加入了代表次贷危机的虚拟变量进行考察。
当然囿于时间和数据等因素的限制,本文也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提高,如在Panzar-Rosse模型中,本文的研究样本选取了占中国银行业规模70%的25家银行,样本容量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仍不可避免与总体情况存在一定偏差。此外在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后引发的后果,及其与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的关系等内容上仍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拓展空间,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关于银行跨国投资动因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产业组织学说、经济动因学说、经营者个人动因学说、客户追随学说等方面进行,银行跨国投资往往不是出于单一原因,而是对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后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一直以来争议不断,本文主要从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度的视角,整理了包括市场竞争观点、市场分割观点和无影响观点几方面,这一效应在中国的现实情况正是本文期望验证的问题。整理回顾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文献与成果,为本文研究方向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前,对市场结构的测度方法上学术界主要集中在集中度和竞争度两种指标,有结构方法和非结构方法两种思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结构方法包括行业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基尼系数等,非结构方法有Panzar-Posse模型、Bresnahan-lau模型、Lerner指数、Iwata模型等。本文考虑数据可得性、可操作性,在评析比较的基础上,分别选择了行业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和Panzar-Posse模型来测度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具体到中国实际,本文对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上的发展状况,主要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历程、发展特点、与国内中资银行的比较优劣势三方面进行考察,此部分内容构成了论文的现实基础和经济背景。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历程上来看:1979-1993年中国银行业实现了外资银行从无到有的突破,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初始时期;1994-2000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增加,外资银行在中国快速发展;2001-2005年为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也拉开了国内传统大型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由国有独资银行向国有控股银行转变的序幕,外资银行得到进一步发展契机;2006年起中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并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开始与国内中资银行在存贷款、理财、结算、衍生品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全面竞争;2008年之后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多数来自于发达国家的外资银行母公司受危机影响之下收缩在华业务,外资银行在华资产和数量总量虽有上升但速度明显放缓。总体上,外资银行在中国资产规模和机构数量始终呈现逐年增长局面,但增速自金融危机后却明显下降。在地域上,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津京唐、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在中国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与国内中资银行的比较优劣势方面,虽然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华发展需要克服进入壁垒、本土银行客户粘性、不具有国有背景等发展劣势,但其在资本实力、盈利能力、业务结构、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比中资银行具有先进性。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期望测度和验证的两个问题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一,中国银行业市场的结构与变化;第二,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在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变化中发挥的效应。在其中,分别提出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市场结构变化有影响及这种影响是U型的两点研究假设。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测度采用了结构方法和非结构方法中可操作性较强的三种进行验证。在结构方法上,分别运用银行业市场上前四大和前八大银行规模占比计算出行业集中度指数CR4和CR8,运用银行业市场所有银行规模份额的平方和计算出赫芬达尔指数HHI,以说明2003-2013年间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在非结构方法上,采用占国内银行规模70%的25家银行的相关数据,通过Panzar-Rosse模型进行了固定效应面板数据的整体回归和分段回归,在对2003-2013年间银行业竞争度说明的基础上,对2006年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和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业竞争度变化进行了考察。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以已有研究成果中认同度较高的线性模型和U型模型为基础,以Panzar-Rosse模型中回归得到的H统计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外资银行资产和数量变量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加入代表市场环境的控制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其中本文还考察了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市场结构的影响。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在2003-2013年的11年时间内,中国银行业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结构,其市场集中度逐渐降低、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这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扩张、外资银行的涌入竞争、大型银行的制度改革、区域商行的增长发展、民营银行的迅速崛起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研究假设1成立。第二,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是线性正相关,而非U型关系,研究假设2不成立。究其原因,U型模型中假定本土银行势弱,外资银行进入初期打击效应大于带动效应,反而抑制了市场良性竞争。而从中国实际出发,国内本土大型银行多有国有背景且实力雄厚,在外资银行进入初期就可以形成有效竞争,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度。第三,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变化受到次贷危机影响,次贷危机的发生减缓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市场结构的步伐,也抑制了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政府和国内中资银行的角度给出了应对建议。首先,政府应坚持金融开放,积极引进优质外资银行;把握适度开放,加强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监管和控制;重视监管创新,形成与外资银行相适应的监管方式等。其次,国内中资银行在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挑战时,也应注重加强自身竞争力,包括完善自身管理,抵御外资银行进入风险;加强学习合作,提高自身竞争力;推进业务创新,拓宽市场范围等。
本文创新点的产生,是考虑到以往学者研究区间较早,不能反映近年来中国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金融危机前后市场环境的变化,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两方面:第一,用Panzar-Rosse模型测度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时,在整体回归的基础上,以银行业全面开放和次贷危机爆发两个重要的时点将2003年-2013年划分成三个研究区间,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和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作用;第二,在外资银行进入对市场竞争度影响的实证研究中,考虑到次贷危机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加入了代表次贷危机的虚拟变量进行考察。
当然囿于时间和数据等因素的限制,本文也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提高,如在Panzar-Rosse模型中,本文的研究样本选取了占中国银行业规模70%的25家银行,样本容量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仍不可避免与总体情况存在一定偏差。此外在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后引发的后果,及其与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的关系等内容上仍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拓展空间,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