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大小对保证全球粮食安全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小麦高产稳产与化肥投入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农民为获得高产、不断投入过量化肥已导致土壤养分失衡、肥料利用率大大地降低以及施肥效果不断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施肥技术手段,正逐渐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以绵阳市多年多点小麦肥效试验田间结果的总结和“3414”试验为基础,以小麦土壤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与合理施肥量研究为目标,系统分析了旱地小麦土壤肥力状况,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的效果和肥料利用效率差异,构建了小麦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能力的分级指标体系,最后确定了小麦氮、磷、钾肥的推荐用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绵阳市小麦土壤养分不平衡。在前茬作物收获以后、小麦种植基肥施用前,以试验田块为采样单元、按照“S”布点原则随机布置15-20个点,采集耕作层(0-20 cm土层)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7.18 g kg-1,最大值为46.10 g kg-1,最小值为0.90 g kg-1,变异系数为72.31%;全氮平均含量为1.00 g kg-1,最大值为2.56 g kg-1,最小值为0.01 g kg-1,变异系数为66.73%;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01.09 mg kg-1,最大值为221.00 mg kg-1,最小值为36.00 mgkg-1,变异系数为45.79%;速效磷平均含量为20.51 mg kg-1,最大值为103.00 mgkg-1,最小值为0.30 mg kg-1,变异系数为52.35%;速效钾的平均含量82.11 mgkg-1,最大值为420.00 mg kg-1,最小值为27.00mg kg-1,变异系数为60.17%。区域内的耕地土壤养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有一定的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化肥过量施用导致。因此,原有的施肥推荐体系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生产水平。(2)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小麦增产效应明显。采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水平,共14个处理的“3414”最优回归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和当地最佳施肥量N2P2K2施肥处理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施氮(N0P2K2)、磷(N2PoK2)、钾(N2P2Ko)肥处理相比,配施氮磷钾(N2P2K2)肥可增产60.7%、24.2%和14.4%。且配施氮磷钾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3)构建了绵阳市小麦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以相对产量的55-90%为标准,构建研究区域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丰缺指标体系。绵阳市小麦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可分为低(TN<0.5 g kg-1, AP<5 mg kg-1, AK<15 mg kg-1)、较低(TN 0.5-1.0 g kg-1, AP 5-15 mg kg-1, AK 15-40 mg kg-1).中等(TN 1.0-2.0 g kg-1, AP 15-30 mg kg-1, AK 40-70 mg kg-1).高(TN 2.0-2.5 g kg-1, AP 30-50 mg kg-1, AK 70-90 mg kg-1).较高(TN 2.5-3.0 g kg-1, AP 50-60 mg kg-1, AK 90-100 mg kg-1)和极高(TN>3.0 g kg-1, AP>60 mg kg-1, AK>100 mg kg-1)6个等级水平。与原有的指标体系相比较,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有一定程度增加,而速效钾有较大幅度的减低。(4)确定了最佳施肥量与土壤氮、磷、钾养分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同土壤肥力等级下小麦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其中,氮(N)在低等级、较低等级、中等级、高等级、较高等级、极高等级下的推荐施肥量为140-190 kg hm-2.110-140 kg hm-2, 80-110kg hm-2、70-80kg hm-2.60-70 kg hm-2、 0-60 kg hm-2;同氮,磷(P2O5)肥用量分别为100-110kg hm-2、80-100 kg hm-2、60-80 kg hm、40-60 kg hm-2、30-40 kg hm-2.0-30kg hm-2;钾(K20)肥的用量分别90-110kg hm-2、55-90kg hm-2、35-55kg hm-2、25-35 kg hm-2、20-25 kg hm-2、0-20kg 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