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职业危害因素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bf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理科承担着医疗或医学科学研究中的病理诊断工作。病理科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时可接触到甲醛、二甲苯、冰醋酸、丙酮、氨、甲醇等有毒有害化学品。在取材、制片过程中操作不慎有被锐器刺伤的可能;血液、体液中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可经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均有使机体感染的可能。目前国内外针对病理科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调查医院病理科工作环境存在的职业危害及病理从业人员对职业危害认知情况及现场工作环境空气检测情况,了解其暴露的职业危害因素、空气检测结果及健康状况,初步制定医院病理科职业危害的防护对策。  【研究目的】  调查了解医院病理科职业危害因素、现场工作环境空气检测情况及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因素认知情况。探讨相关因素与工作人员临床症状的关系。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及现场工作环境空气检测情况,制定医院病理科职业危害的防护对策。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17家医院154名病理科工作人员个人基本情况,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个人防护及职业病防治法的认知情况等进行调查。  选取5家医院病理科,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采样及检测标准,对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进行测定。  对前述调查、检测资料进行汇总,采取综合分析方法对病理科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病理科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防护对策。  所得数据双人录入Excel数据库,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定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两个或k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  【研究结果】  1职业危害因素暴露情况  病理科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为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及生物性因素。化学因素常见的为甲醛、二甲苯等化学试剂;物理因素常见为锐器刺伤/割伤、长时间的被迫体位。生物因素常见为接触乙肝病毒、结核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2空气检测结果  2.1甲醛浓度检测病理科标本室工作环境中甲醛浓度为0.03~0.89mg/m3,中位数为0.29mg/m3,最高检测值为0.89 mg/m3,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MAC:0.5mg/m3)3次,超标率为37.50%。技术室、取材室、办公室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2.2二甲苯、氨、甲醇、冰醋酸、丙酮浓度检测检测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二甲苯、甲醇短时间接触浓度检测最高值为19.4 mg/m3、46.0mg/m3。  3甲醛浓度与临床症状关联性分析  工作环境中甲醛超过国家限值暴露人群与未超过国家限值暴露人群中流泪、头疼、头晕、胸闷、咽部烧灼感症状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醛超过国家限值暴露人群有流泪症状是甲醛未超过国家限值的21.5倍,甲醛超过国家限值暴露人群有头痛、头晕、胸闷、咽部烧灼感症状是甲醛未超过国家限值的3~6倍。  4职业危害因素认知情况  病理科工作人员在职业危害因素、防范措施、职业病防治法的认知方面存在缺陷。  5医院病理科职业危害的防护对策  规范标本管理,改善工作环境,降低空气中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等。  【研究结论】  1病理科存在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甲醛、二甲苯、锐器刺伤/割伤、长时间被迫体位。  2个别医院病理科甲醛检测浓度明显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3工作环境中甲醛超过国家限值暴露人群流泪、头晕、胸闷、咽部烧灼感等症状明显高于未超过国家限值暴露人群。  4病理科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认知存在缺陷。  5对医院病理科职业危害的防护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青蛙  遇見了你  没有变成王子  因为你讨厌 青蛙的鼓唱  雨  浇冷了热情  只有在井底独自悲泣  羽毛令箭难挡实枪核弹  童话故事败死在现实铁蹄之下
“孺子牛”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哀公六年》。据《左传》记载,齐景公有个儿子叫孺子,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孺子在一起玩耍,作为一国之君竟然爬在地上,口里衔根绳子,让孺子把他当牛骑在背上玩耍。一不小心,孺子从“牛”背上掉了下来,齐景公衔在口里的绳子把自己的牙齿都折断了。所以齐景公的大臣鲍子便开玩笑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鲁迅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 IgG 通过胎盘引起的一种免疫溶血性疾病。多发生在胎儿和早期新生儿,常致早期流产,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