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为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我国逐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外汇风险的承担主体也由央行转为各微观企业。自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走势更是一改过去窄幅波动势态,开始呈现双向宽幅波动特点。在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和汇率波动环境更为复杂的背景下,中国跨国企业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也在不断攀升。因此,跨国企业更应该关注如何提高外汇风险对冲效果,以防止因汇率波动而蚕食掉经营利润。目前在实务中,经营对冲和金融对冲是跨国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两种重要方式。但由于我国企业财务数据存在对外披露不完善等问题,国内关于研究企业外汇风险对冲方面的成果较少。因此,研究经营对冲与金融对冲的风险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外汇风险暴露和外汇风险对冲理论,以2015—2019年中国跨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在汇率双向宽幅波动背景下经营对冲与金融对冲的外汇风险管理效果,并进一步讨论在风险管理实务中二者存在的关系。首先利用Jorion模型测量跨国企业的外汇风险暴露水平,进而构建GMM模型,检验经营对冲和金融对冲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logit模型进一步分析经营对冲与金融对冲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特征分样本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有3.64%跨国企业的外汇风险暴露水平显著,并且显著暴露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企业及民营企业;经营对冲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外汇风险暴露水平,而金融对冲效果则不佳;经营对冲与金融对冲呈现显著的互补关系,当企业规模越大、海外营收占比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以及企业所处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时,经营对冲与金融对冲互补关系的显著性越高。另外,在互补关系的前提下,本文进一步发现两种对冲方式的联合使用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外汇风险暴露水平。本文将外汇风险管理理论同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实务紧密结合,有助于为我国跨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提供有意义的理论指导,丰富国内关于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同时为我国跨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