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酪氨酸残基化学修饰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ensa9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太阳光中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蚕丝面料及其他蛋白质材料的光黄变、光脆损、光降解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提高蚕丝面料的耐光稳定性能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蚕丝蛋白质耐光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化学修饰手段,利用蚕丝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的苯酚基,在蚕丝蛋白质大分子侧基上合成苯并三唑结构,并研究了经过修饰的蚕丝的耐光稳定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酪氨酸的苯并三唑结构化学修饰、产物提纯与表征。首先,将邻硝基苯胺重氮化制备成重氮盐,使之在碱性条件下与酪氨酸偶合反应生成偶合中间体;然后,在碱性环境中,采用二氧化硫脲将偶合中间体还原生成苯并三唑结构,以完成酪氨酸的化学修饰。实验采用层析柱分离方法对最终修饰产物提纯,纯度达到了 95%以上;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二、蚕丝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的苯并三唑结构化学修饰及其条件优化。对蚕丝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的重氮盐偶合及随后还原形成苯并三唑结构的化学修饰条件进行了优化。经过实验优化后的偶合条件为:重氮盐与蚕丝织物中酪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3;pH值为6.8左右;偶合时间为45min;浴比为1:45。在优化条件下偶合修饰蚕丝形成着色蚕丝织物的K/S值最高。通过优化得出的还原修饰条件为:织物中酪氨酸的量:二氧化硫脲的量:碳酸钠的量为1:4:10.5(物质的量比);还原温度为90℃;还原时间为3.0小时;浴比为1:60;该优化条件下修饰的蚕丝水解液中,苯并三唑结构修饰的酪氨酸成分含量最高。三、苯并三唑结构修饰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及其光稳定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比于原样白蚕丝织物,苯并三唑结构修饰后蚕丝织物经酸性红52R、酸性黄36和酸性蓝83染色后的织物表观色深度有所降低,色光也有所影响;通过对白蚕丝和苯并三唑修饰后蚕丝光照前后酪氨酸含量的分析,以及苯并三唑修饰后蚕丝光照前后苯并三唑结构物质含量的分析,认为对蚕丝织物进行苯并三唑结构修饰,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蚕丝织物的耐光稳定性;另一方面,经过测试、比较分析白蚕丝织物和苯并三唑结构修饰后蚕丝织物的三原色酸性染料染色样光照前后的色差值,得出苯并三唑结构修饰对改善酸性红52R的耐光照作用效果不明显,对酸性黄36耐光照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而对酸性蓝83具有良好的耐光照改善作用。这些结果可能也和染料本身的结构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电子机构是解决自治主体间业务可信协同的一种开发框架,但其缺乏对信息流进行灵活控制的安全机制,可能会造成对机密信息的威胁。为此,在扩充电子机构语义的前提下,设计一种动态检
干细胞研究是再生医学的核心方向,如何通过生物材料的智能化设计实现干细胞行为的主动控制关系到干细胞和生物材料的未来发展。丝蛋白可被制成多种材料形式,具有可调的机械性能与可载药性,是研究干细胞分化、增殖和干性维持等细胞行为的理想备选材料。然而,丝蛋白多变的内在结构和不明确的组装机制极大限制了丝蛋白材料的制备和生物功能设计;也增加了以丝蛋白为基质整合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干细胞微环境体外构筑调控细胞行为的技
中国是具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国各地保存有大量的土遗址,这些土遗址中大部分位于西北地区,处于干燥环境,还有很多位于南方潮湿区域。这些土遗址在长期的自然风化中很多濒临破坏,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文化损失,因此土遗址加固保护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土遗址不同于其他建筑,对固化材料的要求很高,针对西北干燥环境土遗址加固保护,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很多的新材料得以开发使用。SH是兰州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分
<正>引言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它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也对知识结构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科学领域应用的日益广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约1100米。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典型;气候温暖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企业开始使用网络来传递商业数据,进行商业活动。对企业来说,无论是在产品的对外宣传方面还是在企业的售后服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