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关注周围生活环境质量。室内空间环境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环境倍受关注。人们在使用室内空间环境的同时,还与其进行着不自觉的情感交流。不能产生情感交流的空间是“失落的空间”,是“负空间”。情感室内空间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关注人们智力、身体和精神等各方面的问题。遵从和理解自身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思想、肉体和灵魂之间的联系,寻求弥和、恢复的途径,以修补当代室内环境情感空间缺失的破碎状态,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意义。
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而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人们居住和使用的室内空间环境对人的精神感受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的环境,我们居住的场所,是造就了我们的世界和我们自身的一段世事河流。我们的环境可以而且应当被看作具有改变的力量,可以提供心灵平衡所需要的支撑、滋润和平静的心情。室内空间情感体验是生活体验中的重要部分,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时刻。
自六十年代以来建筑理论界对建筑审美的本体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在近代西方建筑思想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行为建筑学、建筑心理学等以人的生理需求为研究对象的建筑研究思想,以及如符号学、现象学、类型学、形态学等以建筑美学中的人文因素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观点。为建筑审美提供了新的评价依据与标准,提出了以人的生活体验为本体的设计观念。
本文通过对情感室内空间环境与自然、与人类、与社会文化中的道德标准和精神境界的关系的论述,结合建筑人文思想的研究成果,和设计大师的实际作品分析,研究情感室内空间所蕴含的内容,在文章的最后分析情感建筑大师巴拉干的思想及作品,将理论分析和实践设计做了具体的结合,加强了理论对实践工作的借鉴、指导意义。建造美的、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室内空间。使人类能拥有的更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