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CHC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探讨相关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1.文献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CHC的文献,总结出文献中CHC的中医症状及证型的分布情况,为第二阶段临床调查表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2.临床调研: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CHC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及与相关理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119例CHC患者以烦躁易怒为最常见的症状;舌象以舌质红、苔薄白多见,脉象以弦、细为主;2.证候类型以肝郁脾虚型最多见,证候性质以虚实错杂证为主,病理变化以肝、脾、肾三脏受损为主;兼证以血瘀证为主,湿热证次之。3.在症状积分方面,阴阳两虚型分值最高;女性患者的积分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间症状积分不同,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50岁之前的CHC患者以肝郁脾虚为最主要的证型,50岁以后则以肝肾阴虚为最主要的证型,而且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阴虚型CHC患者的比例有逐渐增高的趋势。5.湿热内蕴型ALT、AST、TBIL、DBIL、ALB均值最高,阴阳两虚型AST/ALT比值、GLO均值最高;6.HCV RNA的水平在CHC各证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7.肝脏光点增粗在瘀血内阻、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四种证型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血管纹理欠清晰在脾肾阳虚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脾肾阳虚型的脾厚均值最高;气阴两虚型的门静脉宽度均值最高,脾厚均值亦较高。结论:1.CHC的证候类型主要有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气亏虚、阴阳两虚、湿热内蕴、脾肾阳虚、瘀血内阻、无证可辨9种,以肝郁脾虚型最多见;阴阳两虚为此次新发现的证型,是否与所收集的病例年龄偏大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2.CHC的中医证候性质以虚实错杂为主,单纯实证和虚证较少;病理变化以肝、脾、肾三脏受损为主;兼证以血瘀证为主,湿热证次之。3.CHC中医证型的分布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差别有关。4.证型与HCV RNA载量的高低无关,与某些肝功能指标及B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5.阴阳两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型处于疾病的后期,肝脏损伤程度较重;湿热内蕴型处于疾病初期,肝脏损伤程度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