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石油地质、构造地质、地球物理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东辛地区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总结了研究区断裂发育特征和油气分布特点,划分了断裂转换带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断裂转换带的油气富集特征。研究区断裂转换带发育,可划分为单条断层控制型、平行型、趋近型和叠覆型等四种类型。单条断层控制型转换带的油气主要富集在被主干断层分割的小断块构造高部位;平行型油气多呈条带状分布;趋近型油气主要富集于弧形断层内侧的构造高部位;叠覆型油气转换带腰部最为富集。明确了不同级别断层活动性差异及其对油气宏观分布和富集程度的影响。“包心菜”形断层剖面组合样式为研究区典型构造样式,构造两翼断层活动性相对较强,且为主要油源断层,构造核部断层活动性相对较弱,起次级输导作用。油源断层控制研究区油气宏观分布,油气富集程度受断层活动性影响明显。根据断层面产状和断层启闭系数对断层封闭性进行了评价。断层面较缓处有利于油气的富集。研究区油源、圈闭及保存条件良好,可以运用断层泥比率、断储排替压力差以及断层启闭系数等断层封闭参数预测最大油柱高度。分析了断裂沥青的形成机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沥青主要发育在深大断裂断面形态由陡变缓处的断裂带内部,主要发育层段位于沙二段7-15砂组。由于深大断裂断面形态由陡变缓处封闭性较好,油气在该层段形成了油气聚集,在东营组剥蚀期间由于生物降解、氧化等作用使原油变稠,形成断裂沥青。受断裂沥青封闭的断块油柱高度最高。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东辛地区“构造两翼断层输导断层和沥青封闭断裂转换带富集”油气成藏模式,断裂转换带、断裂沥青、断层活动性及封闭性对油气的富集起主要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