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周至县开展沙·沙河水街18km旅游经济带项目,项目干扰将会严重破坏其所在秦岭北麓骆峪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骆峪河流域反映着秦岭北麓小流域的自然景观演变史、文化景观演变史和生活环境演变史,但现有研究极少涉及对河流生态环境演变内在机制的深入剖析。为协调秦岭北麓骆峪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本文从景观演变的角度出发,探寻引起时空格局改变的内在动力机制,建立了“驱动—过程—服务—反馈”时空模型,以期通过驱动力作用下景观演变过程的控制得到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破坏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生态发展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1)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提出。在对“机制”与“景观演变机制”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景观格局—过程—动态理论提出了研究景观演变的“驱动—状态—响应—反馈”时空模型,依据该模型结合骆峪河系统现状提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与骆峪河景观演变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2)骆峪河流域时空阶段划分。对骆峪河不同时空阶段形成的不同空间格局进行描述,根据骆峪河的时空特征将骆峪河流域从时间上划分为产生阶段、发展阶段和扰动阶段三个历史时期,从空间上分为山地段、平原段和水街段三个特色段落(第三章);(3)骆峪河景观演变驱动因子分析。在划分完时空阶段的基础上找出致使景观格局产生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对骆峪河历史景观格局变化带来的影响,并据此诊断出骆峪河现状格局的相关问题(第四章);(4)骆峪河景观演变动力机制分析。找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与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景观要素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主要驱动因子与景观格局部分变化的发展趋势图,依据此趋势预测当前的驱动因子作用于现状景观格局将会产生的景观演变情景,并根据预测结果与历史景观格局变化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进而给出骆峪河的生态开发策略(第五章)。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提出了一套基于历史分析的研究框架;(2)建立了主要驱动因子与景观斑块、廊道变化之间的变化规律,模拟了当前在主要动力因子政策、经济与人口增长驱动下骆峪河的景观格局变化;(3)结合历史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给出了骆峪河生态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