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作为不同于城市和风景名胜及赴异国旅游的一种以乡村为观光目的旅游活动方式,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兴起的。在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因其本身的特色需求和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使它作为新的生产力在我国农村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中正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但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多是当地农户,或与农户的经营行为有着直接的关联性,这种情形下由于缺乏经营管理、规范服务的知识技能,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着“小、散、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今天的乡村旅游业无论是从外延还是内涵上,无论是在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石漠化片区以其丰富的乡村资源和后发展并存的状况在我国乡村旅游及反贫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石漠化片区建立规范的务实的乡村旅游经营的运行机制,夯实该区域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关系到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常态下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河池是我国和广西典型的石漠化片区,也是典型的南方山地农牧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主要以乡村地域为主体,该市域的乡村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山水风光优美,民俗风情独特浓郁,乡村风貌各具特色,乡村生活充满情趣,生态环境特别优良,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各地游客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但是该区域又是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和扶贫攻坚的重要区域。因此,该片区发展乡村旅游业不失为是一个成长性较好,且兼顾生态、环境和农户福祉的产业。本文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动机,着重阐述了广西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所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说明研究意义、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主要研究状况进行了述评,从而对其研究脉络、主要内涵和主要特点的探讨等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经验启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对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的环境和演进进行了综合评价,着重阐述了该产业的资源和基础条件及产业发展的趋势及成效;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河池石漠化片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严峻形势,并对其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剖析;第五章主要针对河池石漠化片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基本思路与路径和对策建议;第六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并对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