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a auack,TIA)患者若未经治疗,约有1/3会发展到脑梗死,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TIA不仅仅是脑梗死发生的预警信号,还可能通过激发一系列体内反应,诱导缺血耐受(ischemic tolerance,IT),的产生。TIA持续的时间、发生的次数、TIA与后续脑梗死发生的间隔时间都可能影响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近来已有通过不同预处理形式诱导实验动物或离体模型对缺血产生耐受的实验研究,预处理的形式包括血管结扎、低氧预处理、氧葡萄糖剥夺、麻醉等。短时间血管结扎的预处理形式在多种动物模型上均被证实可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产生,但由于其为有创预处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低氧预处理作为一种无创的干预,在实验研究中渐受重视。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低氧预处理的研究多集中在小鼠及新生大鼠,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建立成年大鼠低氧预处理全脑缺血模型,选择不同的低氧预处理时间及不同的低氧预处理与后续全脑缺血的间隔时间,观察低氧预处理在成年大鼠短暂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脑保护作用。
材料和方法:选取年龄20~25周,体重200~380g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单纯低氧1h组(H1h),单纯缺血10min组(Is10min),低氧30min间隔2d缺血组(H30minIn2dls),低氧1h间隔2d缺血组(H1hIn2dls),低氧3h间隔2d缺血组(H3hIn2dIs),低氧1h间隔1d缺血组(H1hInldls),低氧1h间隔7d缺血组(H1hIn7dIs),共9个组,每组选取成功模型鼠6只。低氧预处理采用在密闭防潮箱内持续通入8%O2,92%N2混合气体,预处理期间大鼠禁水禁食。全脑缺血模型采用Pulsinelli经典的大鼠四血管结扎模型,烧灼双侧椎动脉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手术期间监测体温,检测术前及术后的血糖等生理指标。假手术组选择假手术后第7天,单纯低氧组选择低氧处理后第7天,缺血组选择缺血后第7天分别麻醉动物,然后用生理盐水及4%多聚甲醛溶液灌注固定后行冰冻切片,用作Nissl染色,按Pulsinelli评分标准对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
1.各组大鼠的体重,术前、术后血糖,术前、术中、术后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H3hIn2dIs组动物的死亡率显著高于Is10min组、H30minln2dIs组、H1hIn2dIs组(P<0.001)。
3.H1hIn7dIs组动物的死亡率显著高于Is10min组、H1hInldIs组、H1hIn2dIs组(P<0.05)。
4.不同低氧预处理时间组与单纯缺血10min组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30minIn2dls组及H1hIn2dIs组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低于Is10min组(P<0.001,P<0.001),H3hIn2dIs组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与Is10min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不同的低氧预处理和脑缺血间隔时间组与单纯缺血10min组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hIn2dIs组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低于Is10min组(P<0.001),H1hInldIs组及H1hIn7dIs组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与Is10min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8%O2的低氧预处理可在成年Wistar大鼠短暂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诱导缺血耐受的产生。
2.低氧预处理的时间影响其诱导大脑缺血耐受的作用,8%O2预处理30min~1h可以诱导大脑缺血耐受的产生。
3.低氧预处理和后续缺血的间隔时间影响其诱导大脑缺血耐受的作用,缺血前2d给予8%O2预处理1h可以诱导大脑缺血耐受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