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率成像定量评价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室局部功能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y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是心肌缺血,而局部心肌功能异常是心肌缺血最早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定量评价局部心肌功能可以对缺血心肌及梗死心肌的范围估测以及再灌注后的疗效评价、预后判断提供最直接的参考依据。应变率成像(SRI)是显示心肌形变特征的一种无创性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可以实时直接测量心肌的形变程度及其形变速率,并且不受心脏整体位移和周围组织牵拉的影响,可以客观的反映局部心肌的功能状态。收缩后收缩(PSS)即心肌收缩发生于主动脉瓣关闭之后,被认为是心肌缺血和具有潜在存活性的标志。本研究运用应变率成像这一新技术定量分析缺血心肌再灌注前后的局部功能,并观测狭窄节段的收缩后收缩现象,与传统的心肌组织速度成像(TVI)进行比较,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方法:病例组为冠心病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8~69岁,平均48.6±9.5岁,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单支或者双支冠脉狭窄病变,狭窄均>70%,所有病人均行PTCA+支架植入术,均窦性心律,无心肌梗死病史及心功能不全,且均为首次介入治疗,左室射血分数(60.5±6.3)%。其中左前降支单支病变13例,右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例,左前降支病变+左回旋支病变3例,左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10例,右冠状动脉病变+左回旋支病变2例。对照组为20例健康成人,男15例,女5例,年龄30~62岁,平均47.4±13.6岁,经病史、体检、心电图、化验等除外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器质性疾患,其中7人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7-3.4MHz。该机配置组织多普勒及应变率成像图像定量分析软件,并且内置Echo Pac内置数字超声工作站。受检者取左侧卧位45。角,平静呼吸,连接同步心电图,在组织速度显像条件下选取心尖四腔心、心尖两腔心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3个心率稳定的心动周期动态图像,以Loop形式存入内置工作站待脱机分析。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定义的心肌分段标准,把左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分为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后间隔、侧壁,每一个室壁分为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共划分为18个节段,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选取狭窄冠状动脉(狭窄>70%)供血的节段作为狭窄节段。左前降支病变选取前壁基底段、前壁中间段、前壁心尖段、前间隔基底段、前间隔中间段、前间隔心尖段、后间隔心尖段、侧壁心尖段为相应狭窄节段,左回旋支病变选取后壁基底段、后壁中间段为相应狭窄节段,右冠状动脉病变选取下壁的基底段、下壁中间段、后间隔基底段为相应狭窄节段。由于部分节段是双支冠脉供血,为了减少假阴性结果,所以双重供血的节段在单支病变时被排除在外,而两支供血冠脉均有病变时被选择。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病变将另外选取侧壁基底段、侧壁中间段、后壁心尖段。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将另外选取后间隔中间段、下壁心尖段。30例患者共289狭窄节段。分别测量各个狭窄节段支架植入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和收缩期峰值应变(S)、PSS的峰值应变率(SRpss)。同样方法测量正常对照组各个参数。   结果:狭窄节段与正常对照组相应节段S、SR、TVI的比较。狭窄节段与相应的正常节段相比,SRs、SRe、S有降低趋势,SRa趋势不明(表2),其中SRs在18个节段中有14个节段具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率为77.78%),SRe在18个节段中有9个节段具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率为50.00%),S在18个节段中有15个节段具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率为83.33%);缺血节段的心肌组织速度与正常节段相比,Vs和Ve有降低趋势,Va趋势不明确,其中Vs在18个节段中有2个节段具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率为11.11%),Ve在18个节段中有3个节段具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率为16.67%)。SRs的狭窄节段检出率显著高于Vs的狭窄节段检出率(x2=16.20,P<0.01)。S狭窄节段检出率显著高于Vs狭窄节段检出率(x2=18.84,P<0.01)。Sre狭窄节段检出率显著高于Ve狭窄节段检出率(x2=4.50,P<0.05)。   狭窄节段再灌注前后的应变、应变率、心肌组织速度的比较。狭窄节段术后3天与术前各项指标比较,SRs、SRe、S有升高趋势,SRa趋势不明确,其中后间隔、侧壁中间段、前壁心尖段、后壁基底及中间段、前间隔基底及心尖段的SRs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下壁基底段、前间隔中间段的SRe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间隔、侧壁基底段、前壁基底及心尖段、后壁基底及中间段、前间隔的S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3天相比,大部分节段的SRs、SRe、S继续升高。后间隔基底段、侧壁基底段、下壁中间段与术后3天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间隔心尖段的SRe与术后3天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壁基底和心尖段S与术后3天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后壁基底段、前间隔中间段和心尖段的SRs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P<0.05),后间隔基底段、下壁中间段的SRe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P<0.05),前壁心尖段、前间隔心尖段的S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P<0.05)。术后3天Vs、Ve与术前比较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前间隔基底和心尖段、下壁基底段的Vs与术后3天相比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间隔心尖段、前壁基底段的Ve与术后3天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节段Vs、Ve、Va与正常对照相应节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正常对照组左室各壁的Vs、Ve、Va由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减低,通过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左室各壁的SRs、SRe、SRa、S同样具有由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减低的趋势,但是经过方差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病例组所有节段的PSS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各相应节段,狭窄节段与正常节段在长轴方向的PSS检出率分别为66.2%(191/289)和17.2%(62/360)(P<0.01)。   结论:正常左室心肌各壁应变率各项指标从基底向心尖逐渐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应变率成像参数可以定量反映狭窄节段的局部功能,狭窄节段的SRs、SRe、S显著低于正常节段;应变率成像参数对静息状态下狭窄节段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的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参数;应变率成像参数可以定量评价狭窄节段再灌注后的心肌功能恢复情况,心肌再灌注后SRs、SRe、S逐渐升高;狭窄节段再灌注后3个月,部分功能仍不能完全恢复。通过对收缩后收缩现象的分析,SRI可以准确判断狭窄心肌节段。
其他文献
目的: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随着耐药结核病及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增多,许多结核病成为难治或不治之症。结核病的长期慢性迁延导致肺内广泛的纤维组织增生,出现继发性肺纤
学位
目的:  1.通过检测Wnt5a、β-连环蛋白(β-catenin)、蓬乱蛋白(Dishevelled, Dvl)-1的表达情况,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2.探讨c-Myc、细胞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