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异长春花碱理化性质,为异长春花碱脂质体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确定异长春花碱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考察异长春花碱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对异长春花碱脂质体的急性毒性、血管刺激性及溶血性安全因素进行考察,考察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小鼠体内组织分布情况。方法:1.采用色谱柱为依利特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6mol·L-1磷酸二氢钾(35:65)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为10μL;采用摇瓶法测定异长春花碱油水分配系数;以肉眼观察,HPLC法测定异长春花碱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以包封率为指标筛选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2.以包封率,粒径为指标筛选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处方。3.应用溶出仪考察药物的体外释放度;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结构;应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得粒径;以外观色泽、粒径、包封率、pH值、渗漏率和过氧化值为指标考察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化学和物理稳定性。4.用肉眼观察法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法考察异长春花碱脂质体的血管刺激性;通过溶血性实验对异长春花碱脂质体进行体外溶血性考察;以小鼠为模型,考察脂质体与普通注射液的LDso值。5.以Lewis肺癌C57BL/6J荷瘤小鼠为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异长春花碱注射液和异长春花碱脂质体(10 mg·kg-1),在给药后0.5、2.0、12.0h分别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心、肝、脾、肺、肾、肌肉、大脑、肿瘤中的药物浓度,并计算制剂的靶向性参数。结果:1.建立了HPLC法测定异长春花碱含量的方法;确定油相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水相中的溶解度,同时随着pH值的增加,油水分配系数增大,药物在乙醚中溶解度最大;确定采用葡聚糖凝胶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2.确定采用薄膜蒸发法制备异长春花碱脂质体;最佳处方工艺为异长春花碱0.0100g、卵磷脂0.0795g、胆固醇0.0389g溶于10mL氯仿中,40℃下减压旋转蒸发60min除去氯仿,保持水浴温度40℃,将形成的均匀白色薄膜加入25mL pH7.6磷酸盐缓冲液,水化30min,超声20min(50KHz),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3.用透射电镜观察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外观呈完整圆球形或椭圆形的球粒,大小均匀,可以明显观察出脂质体的双分子层结构。脂质体的粒径主要分布于150nm左右。平均粒径为149.2nm。氧化指数均小于0.2,制剂的外观、pH值、粒径及含量均变化不大,在冰箱(<4℃)保存9个月后脂质体的渗漏率小于9.0%。4.异长春花碱脂质体LD50为16.02 mg·kg1,异长春花碱注射液LD5o为4.16 mg·kg-1,异长春花碱脂质体与注射液组相比,兔血管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均明显减轻,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均无溶血性作用。5.与普通注射液相比,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在小鼠肝脏、脾脏、肿瘤中分布丰富(P<0.05),给药后0.5、2.0、12.0h时脂质体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参数分别为2.6393、4.8027、4.3223。结论:1.通过实验确定了异长春花碱的性质,为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以最佳工艺制备的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包封率高,制备工艺切实可行。3.所制备的异长春花碱脂质体粒径均匀,外观良好,包封率高,脂质体的渗漏率测定结果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4.通过实验证明异长春花碱脂质体安全。5.通过小鼠组织分布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脂质体有一定的靶向作用,可以降低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