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电沉积制备镍基复合析氢电极材料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liwon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已激起人们探索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动力。氢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化学燃料,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中最具发展前景的化石燃料替代品。在众多的制氢技术中,水电解制氢是一种安全、可再生的制氢方法,能够得到高纯氢气且无污染物排放。然而,电解水过程中由于阴极上较高的析氢过电位导致该方法较高的能耗,从而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因而,开发高性价比的电极材料来降低析氢过电位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Ni及Ni基电极材料因其较高的活性及在碱性体系中良好的稳定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采用超重力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Ni-CeO2、Ni-碳纳米管(Ni-CNTs)和Ni-还原氧化石墨烯(Ni-rGO)复合阴极材料,并通过XRD、SEM、EDS和电化学分析方法对电极进行了表征。同时,系统地研究了超重力场强度和复合相浓度对复合电极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超重力电沉积制备Ni-CeO2复合阴极材料。超重力场的引入能够显著增强传质过程,促进镀层晶粒的细化及提高复合进入镀层的纳米CeO2颗粒的含量。电化学测试表明,超重力场中制备的镀层的析氢性能与常规重力场中的相比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最佳浓度7 g/L CeO2添加量,2350 rpm转速的超重力场下制备的镀层呈现出最高的析氢反应交换电流密度和粗糙度Rf,交换电流密度值是常规重力场下制备的镀层的72倍。电催化性能的增强从根本上可归功于镀层中CeO2含量的提高,镀层晶粒的细化以及比表面积的增大。以CNTs为复合相,在超重力场中制备了Ni-CNTs复合阴极材料。通过三步处理法对CNTs进行截断及表面氧功能化有效地改善了其分散性和悬浮稳定性。制备的复合镀层呈现出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独特的“毛线球”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得益于超重力场对传质过程起到显著的增强作用。电化学测试表明,在最佳浓度1.0 g/L CNTs添加量,3000 rpm转速的超重力场下制备的镀层表现出最佳的电催化活性,其在所研究的样品中,呈现最小的Tafel斜率及最大的析氢反应交换电流密度。其活性分别是常规重力场中制备的Ni-CNTs电极的17倍,纯Ni镀层的254倍。电化学活性的增强可归结于具有“毛线球”结构特征的Ni-CNTs复合颗粒所带来的比表面积的增大以及Ni基质与CNTs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采用超重力电沉积法来制备Ni-r GO复合阴极材料。制备的复合阴极呈现出独特的多层“三明治”结构,并存在大量纳米Ni颗粒。这种结构特点为析氢反应提供了较高的活性表面积。电化学测试表明,在最佳浓度0.7 g/L GO添加量,3000 rpm转速下制备的材料显示出最高的析氢反应交换电流密度,其大约为纯Ni电极的117倍,为常规重力场中制备的Ni-rGO阴极的5倍。通过长时间析氢反应测试,复合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其形貌特征几乎未发生改变,这也表明rGO复合进入Ni基质不仅提高了材料析氢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同时改善了电极的耐久性和耐蚀性。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年来大多研究学者通过植物转基因技术改良棉花性状,已成功获得了多种优良品质的转基因棉花。大多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及花粉管道法,其中关于农杆菌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的研究颇多且研究机理较清楚。农杆菌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体系通常以下胚轴为外植体,经历组织培养的过程获得再生植株。但该遗传转化体系通常受到基因型限制、转化周期长、成胚率低等因素的限制。棉花茎尖分生组织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不受品种的限制
随着清洁生产理念的不断推广以及政府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化工行业逐渐意识到清洁生产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必要性。近年来,电化学合成法作为一种绿色生产技术在工业生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