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商业银行,前身为城市信用合作社,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几年来,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不断变迁、扩张和发展壮大,其在中国金融业的地位也变得举足轻重,不可或缺。不少规模大、经营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市场定位,纷纷寻求更好、更大的经营发展战略。近几年,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开展跨区域经营业务、逐渐实现差异化经营、大大扩大了市场范围。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急速扩张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从而引起金融界等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就是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特点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评价经营绩效的基础上,加入对规模绩效的考虑,建立适用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PLS通径模型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得出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结果,并针对该结果提出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特点和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目前发展速度较快,规模扩张程度大、差距较大。第二部分是建立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模型。首先介绍了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针对第一部分介绍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特点和问题,建立了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经营绩效和规模绩效两个部分。然后,根据所建立的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选择使用PLS通径模型对其进行处理分析。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分别选取了15家城市商业银行2012年的指标数据和哈尔滨银行2008-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规模绩效可以对综合绩效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该将其考虑其中;规模绩效与综合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从经营绩效和规模绩效的匹配程度可以分析出城市商业银行规模与其经营效率是否相符合,从而可以判断出其规模的发展是否合理;发现我国存在规模较大但是综合绩效水平相对较差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对一个银行不同年份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偏差与优势。这两部分,一方面是从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中找准自己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地位,另一方面是通过对银行进行自身的比较而使银行管理层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改进,只有这两部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实现对一个城市商业银行的全面评价。最后,针对实证分析所得的结果提出了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建议,包括注意规模与效率同步发展;提高成本利用效率;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合理规划组织和人才结构。
其他文献
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不仅快速增长,而且遭遇了三次大规模产能过剩——1998-2001年期间我国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产能过剩,2003-2006年期间我国再次出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发展战略的提出,政府更加注重乡村建设,积极打造功能多样的乡村景观,以更好地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乡村多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发展。在诸多清洁能源中,煤气以其独有的优势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作为洁净能源的一种,煤气既能满足人们对环境保护
“国运兴盛,系于教育”。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增强青少年体制、促进下一代的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
矿产资源是自然界赋予人类宝贵而有限的财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矿产业也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基础作用。由矿产资
社区文化具有核心价值导向功能、宣传教育作用、陶冶功能和规范功能。社区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贯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区文化的构建中保证其正确
环状RNA(circRNAs)是内源性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和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家族的新兴成员。circRNAs通过特殊的前体mRNA可变剪接,以外显子或内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更是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
<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宋代之金石学》一文中说:"金石之学创自宋代,不及百年已达完成之域。原起进步所以如是速者,缘宋自仁宗以后海内无事,士大夫政事之暇,得以事力学问。其
法团主义已经成为分析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视角,基于利益表达与聚合的法团主义分析框架可以区分为国家法团主义与社会法团主义。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制度安排呈现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