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lN三元合金材料的MOCVD生长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AlN三元合金材料是制备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理想材料,其a轴晶格常数在In N a轴晶格常数(0.3533 nm)和Al N a轴晶格常数(0.3112 nm)之间连续可调,根据Vegard定律可知In组分为17%时InAlN能够实现与GaN a轴晶格常数(0.3189 nm)匹配,可用于制备晶格匹配的InAlN HEMT器件,这为提高电子器件尤其是高频毫米波器件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了更大可能。然而,高质量InAlN材料的外延生长存在技术挑战。InAlN是由In N和Al N两种材料构成,而In N与Al N的晶格常数差大(0.0421 nm),使得InAlN材料中存在较大的混溶隙,外延生长时容易出现相分离和组分不均匀等问题。其次,In N和Al N的最优外延生长参数存在较大差异,In N材料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生长需要低温、高V/III比。而Al N材料则相反,其MOCVD生长需要高温、低V/III比。因此,InAlN材料的外延生长窗口较窄。要实现高质量InAlN材料的外延生长,需要对其生长动力学进行细致研究。为掌握InAlN材料的外延生长动力学调控规律,本论文开展了InAlN材料的MOCVD外延生长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InAlN薄膜组分调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未通入Ga源情况下,InAlN薄膜生长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Ga并入。我们对Ga原子来源及非故意并入机理进行了分析,之后通过消除反应室内的残留Ga实现了纯InAlN薄膜的外延生长。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生长动力学对InAlN薄膜组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升高生长温度、生长压力以及降低气相V/III比都有利于InAlN薄膜中In原子并入。通过生长参数调控,实现了In组分3.7%至18.4%范围内InAlN薄膜材料的外延生长。对于生长条件对InAlN薄膜组分的影响,我们从生长动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2、InAlN薄膜表面形貌特性研究。实验系统研究了生长温度、生长压力和气相V/III比对InAlN薄膜表面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InAlN薄膜表面粗糙度会逐渐降低,我们认为这与生长温度升高引起InAlN薄膜生长速率降低以及In组分降低有关。此外,InAlN薄膜表面形貌会随生长压力及V/III比的降低而改善,我们认为这与低压、低V/III比条件下原子横向迁移速率提升有关。通过生长工艺优化,我们实现了表面平滑的InAlN薄膜的外延生长,其表面2×2μm~2面积内的均方根粗糙度为0.65 nm。
其他文献
与传统物理脱酸、化学脱酸及混合油脱酸相比,植物油采用酶法酯化脱酸具有污染小、节能减排及脱酸彻底等优点。但脂肪酶直接用于植物油脱酸工艺中,难以实现酶的重复使用,导致油脂加工成本增加。通过将脂肪酶固定在载体上,可提高脂肪酶的稳定性,同时帮助实现脂肪酶的回收再利用。制备具有较高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固定化脂肪酶对实现酶法酯化脱酸在油脂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本论文选择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米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进步的关键企业,需要及时认清当前发展形势,做好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结合市场变化趋势和需求,提升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在国有企业中,需要深刻意识到政工工作的关键作用,明确政工工作的重要地位,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力度,为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保障。一、现代企业制度下做好国企政工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政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
期刊
在激光技术诞生后不久,科学家就已经能够利用光学的方法获得时间宽度小于电子学控制范围的超短脉冲激光。随着研究人员在超短脉冲激光研究中不断取得实用化成果,众多相关应用逐渐走出实验室,进入到加工、测量、医疗、通信以及光记录等领域。产生超短脉冲激光的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主要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且经常需要多路光束同时泵浦。半导体泵浦激光器一般通过注入电流的方式进行激励,其发射激光功率大小取决于注入
针对水污染治理目标的差异化需求,构建了一套水污染治理技术适用性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既包括反映水污染治理目标的评估指标,又包含技术本身的性能指标;在具体评估中,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体系中每项指标赋权,再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备选技术进行综合性能评估,进而筛选出满足水污染治理目标需求的适配性推荐技术。采用该方法对某海绵城市建设和某黑臭水体治理项目进行案例应用研究,考察所构建的
紫铜具有优良的导电率、热导率和延展性等特性,广泛应用在机械、化工、电子和汽车等领域。激光焊接技术由于能量密度高、加热区域小、控制灵活等优点在铜的连接领域具有广阔前景,适合自动化和批量化焊接。紫铜由于较高的反射率和导热性,激光焊接存在难以熔合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通过激光织构技术对铜表面改性,提高对红外激光的吸收率,达到提高可焊性的目的。论文研究了表面织构对激光吸收率的影响机制,总结了激光织构对铜焊
工业的发展,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为了对污染气体进行准确检测,人们开发了气体传感器。其中,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由于尺寸小、高灵敏度、低成本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传统的基于半导体氧化物的气体传感器通常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工作,不但存在功耗高的缺点,而且高温工作也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此外,在检测可燃性气体时还存在引爆气体的风险。因此,避免加热
取向6.5wt%Si钢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以及接近零的磁致伸缩系数,是理想的软磁材料。由于高硅钢具有硬脆性的特点,长期以来对6.5wt%Si钢研究侧重于优化其制备方法。而薄带连铸工艺作为一种兼具近终型成形以及亚快速凝固特点的新型生产方式,在6.5wt%Si钢的制备、抑制剂控制以及降低成本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基于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利用金相、显微硬度、EBSD、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以及透射电镜
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WBAN)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范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干。首先从研究学科关联的角度来讲,它与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无线通信技术、生命自然科学以及医疗健康等众多研究技术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与交叉性,因此,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用保健、军事作战、运动竞技以及娱乐休闲等领域。由于该网络的位置特殊性(附着于人体),因此在医疗监控及疾病防控等与人体健
为了解决电商平台在售产品的质量安全评估方法不足的现状,本文从线上购物的特性和各品类产品的属性出发,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综合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电商平台在售产品质量安全指数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的构建对监管部门、电商平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均能起到积极作用。由于电商平台在售产品的种类繁多,影响各类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也各不相同,难以实现以一套评价指标对所有产品进行
微纳卫星是一类重量低于100kg的人造卫星的统称。其中,微卫星的重量一般小于100kg,而纳卫星的重量一般小于10kg。当前最为热门的“立方星”概念同属于微纳卫星的概念范畴。在当前电子工业飞速发展,商业化航天发射及卫星制造行业趋于成熟的现实条件下,高校及研究机构自研微纳卫星成为了可能。但面向学生和初级研究人员的微纳卫星开发却仍然处在各自为战、每个任务和研究都从零开始研发的现状。对于那些试图探索微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