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基础隔震结构扭转反应的理论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eve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对偏心基础隔震结构的研究尚不充分。在进行基础隔震研究时,常常采用简化的模型和假定,忽略了基础隔震结构偏心造成的扭转反应的影响。随着隔震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偏心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隔震效果逐渐成为建筑隔震理论研究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对偏心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地研究。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基础隔震技术的发展概况,偏心基础隔震结构扭转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详细地阐述了偏心基础隔震结构的分析原理,考察了偏心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参数,建立了偏心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第三章对偏心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分析。针对上部结构存在偏心和隔震层存在偏心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如何控制由于上部结构偏心而产生的扭转反应的措施。通过分析两个隔震层的非线性参数(屈服比和刚度比),探讨了偏心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在不同场地条件下,不同隔震度水平对偏心基础隔震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第四章对二维简化分析模型与三维复杂分析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以验证二维简化分析模型结论的正确性及可靠性。第五章分析了国内外隔震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关扭转反应的规定,并结合本文参数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偏心基础隔震结构设计的建议,并通过实际工程算例验证其可行性。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隔震层的偏心将导致偏心结构振型的平动和扭转的耦合更为复杂,扭转反应加剧,进而导致隔震效果降低。不过,合理的隔震层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偏心结构的扭转反应,获得良好的隔震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汽车撞击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态响应、损伤机理、破坏模式及简化模型,本文运用大型通用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不同柱高、承受不同竖向
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高厚比为5-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与普通剪力墙结构相比,具有自重轻、平面布置灵活的特点,因此近年在住宅建筑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短肢剪力墙截面形
为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钢绞线在低温及超低温环境下可能引起预应力变化的材料性质,为处于低温及超低温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提供参考,本文对工程
超声回弹综合法(The Combined Method of Pulse Velocity and Rebound Hardness)由于其测试简便、经济、测试结果可靠等优势,已经在我国的道路、桥梁、房屋等结构构件的强度检
本研究检测到上海水源之一的长江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溴离子(Br—)。因此针对含溴离子的长江原水,进行了小试规模的臭氧化副产物试验,紫外(UV)去除BrO—3,避光氯化,UV和氯、氯胺
随着爆破技术的广泛应用,爆破工程引起的爆破地震效应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课题。本文基于广州某隧道爆破工程振动监测实测数据,分析了爆破地震波
核心型钢混凝土结构由于在钢筋混凝土截面配置了少量型钢,可以有效减小柱截面尺寸,提高柱抗剪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在高层住宅和多层办公楼结构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展循环
疏桩作为一种新的桩基设计理念,因为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然而由于受到认识水平和计算手段的限制,许多设计工程师还是采用传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结构正向着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新型结构不断出现。有些结构的重要部件一旦发生损伤,其破坏程度将迅速发展,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将很有可能导致整个
土作为建筑材料、地基及地下工程的围限介质得到广泛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向着高、大、深、重及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作为建筑地基的土提出越来越苛求的强度和变形要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