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洋浮游植物群落及碳沉降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s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根据基于基金委东印度洋共享航次与2014-2015、2017-2019、2021的3-5月和2020年的9-11月的七个科考航次,对七年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于2019年和2020年对浮游植物直接沉降进行了现场实验,于2019年对浮游动物粪便颗粒的丰度以及浮游动物粪便颗粒的生产率与生产量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寡营养海域群落的年际变化以及浮游植物碳沉降和浮游动物粪便的碳沉降提供参考。赤道东印度洋的浮游植物群落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的表明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各主要类群随年际波动变化。在七个调查航次中,2017年和2021年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这两年均在孟加拉湾的检测到束毛藻的丰度显著偏高。细胞的垂直分布显示蓝藻和甲藻主要分布在水体上层,硅藻主要分布在中下层。2020年9~11月与2019年和2021年3~5月的调查对比表明,在春季主要以甲藻和蓝藻为主,秋季则以硅藻为主。基于广义加性模型(GAMs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对浮游植物各主要类群的细胞丰度与温度和氮磷比的拟合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会促进蓝藻和甲藻的生长,硅藻在26℃出现转折,由增长转化为降低。氮磷比的拟合结果显示在磷限制的情况下,蓝藻和甲藻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调查区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呈斑块分布,主要受到蓝藻的影响。2019年春季和2020年秋季浮游植物沉降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秋季的沉降速率高于2019年春季的沉降速率(2019年-0.095~1.277 md-1,2020年-0.051~1.823md-1)。浮游植物沉降速率的垂直分布相似在两个航次均呈现上层较低,真光层底层的的沉降速率迅速增大。分区域比较的结果显示,孟加拉湾和赤道区域2020年的沉降速率均大于2019年,结合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果显示群落中硅藻多沉降速率大,甲藻蓝藻多沉降速率小。2019年春季的碳通量大于2020年的碳通量,分别比较了孟加拉湾和赤道区域的碳通量,我们发现赤道区域2020年的碳通量大于2019年的碳通量,这主要是因为在2020年调查区域的主要类群是硅藻,在孟加拉湾则是2019年碳通量显著大于2020年的碳通量,这主要是因为2019年的孟加拉湾的E87-26站位有大量的束毛藻。对东印度洋海域浮游动物的粪便颗粒的浓度做了调查,现场实验后于实验室计算了浮游动物粪便的生产率。不同水层粪便颗粒的差异较小,但是站位之间的差异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浮游动物粪便颗粒的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不大。浮游动物粪便颗粒的生产速率是0.015~0.521 pellets ind-1h-1,结果显示粪便颗粒生产率高的站位浮游植物丰度高。浮游动物的生产速率差异显著在不同站位,200-500μm的浮游动物粪便颗粒的生产速率的范围是0.015~0.169 pellets ind-1h-1,平均值为0.067 pellets ind-1h-1,>500μm的浮游动物的粪便生产0.079~0.521 pellets ind-1h-1之间,平均值为0.226pellets ind-1h-1,>500μm这一粒级的浮游动物的粪便颗粒生产率均大于200~500μm这一粒级的浮游动物。碳生产量为4.033~68.191 mg C m-2d-1,各站位之间的平均值为59.334 mg C m-2d-1;总的来说EQ-11的粪便颗粒生产量是最大的,而且>500μm这个粒径范围的浮游动物生产的粪便颗粒较多,作为主要的贡献者可以达到70%以上。本研究表明,在东印度洋这一寡营养盐海域,温度是控制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的重要因素,而随着全球气温的增加群落结构会转为甲藻和蓝藻为主。浮游植物自然沉降与浮游动物粪便颗粒的向下沉降是碳汇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荞麦麸皮是荞麦的副产物,通常被用做饲料或被丢弃。荞麦麸皮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多酚等各类营养成分,其中多酚含量约为0.5%-2%,是多酚物质的天然来源。多酚作为功能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强,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等疾病都具有良好效果。但多酚分子结构往往不稳定,造成其生物利用度较低,成为制约多酚应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研究为提升荞麦麸皮的综合利用率、增强荞麦麸皮
学位
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环境的改善。这种意识产生的动力正在推动现代能源结构的巨大转变。近年来,以风力、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电源开始接入传统配电网,特别是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Bas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BDG)。潮流计算是配电网运行分析与控制的基础,随着IBDG的渗透率越来越高,配电网拓扑结构与潮流分布必将发生巨大变化,这对配电
学位
学位
学位
针对输电杆塔结构状态信息提取难度大、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方苍鹰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northern goshawk optimiz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NGO-VMD)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输电杆塔倾斜状态识别方案。通过北方苍鹰优化算法解决了VMD参数难确定的问题,并且证明其分解的
期刊
骨组织的正常代谢是维持正常骨量的关键,这是由成骨细胞骨形成与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平衡介导的。卵黄高磷蛋白及其水解肽已被证明具有螯合金属离子、促进生物矿化的功能,在骨治疗中具有潜在益处,但是,相关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从卵黄高磷蛋白中筛选出的具有高度钙结合能力的九肽DEEENDQVK(简称DK),以及根据蛋白序列选定并进行磷酸化修饰的五肽EDD-pSer-pSer(简称ES),进行细胞实验,探究其
学位
旨在评价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和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L.)等两种新疆特色植物资源的抗病原真菌活性。采用75%乙醇结合超声辅助法对两种植物进行提取浓缩得到醇提物,利用系统溶剂萃取得到石油醚、氯仿、正丁醇和水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评价其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
期刊
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粮谷类食品原料在田间、贮藏期及运输过程中受到黄曲霉等霉菌的污染不可避免。目前,利用生物法来对黄曲霉等霉菌污染进行防治更安全、高效、环保。本文以分离于土壤中的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flavus)TD-1为研究对象,对其代谢产生的活性物质帕马霉素进行分离,研究帕马霉素对黄曲霉2219等霉菌生长的抑制效果及抑制机理,并研究了白黄链霉菌TD-1对储藏期玉米的防
学位
农药自从诞生以来就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农产品的增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农药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有机磷(OPs)和有机氯农药(OCPs)是常用的农药,OPs具有神经毒性,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积累,会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OCPs会抑制体内肌醇代谢,强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肝脏、肾脏等器官。因
学位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有毒的真菌次级代谢物,广泛存在于农作物和加工食品中,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对人类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本文以OTA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寡核苷酸链信号放大的OTA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和基于上转换纳米颗粒信号放大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OTA免疫检测方法。首先,以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金纳米粒子(Au NPs)。将Au NPs与OTA抗体通过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