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凯瑞的荣格原型分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的枷锁》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写于1915年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自从它的第一次出版就受到了文学批评界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自传体小说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且为毛姆在英语国家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小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引起读者的共鸣的成长故事,讲述了菲利普·凯瑞从童年到成年的精神历程。本论文从荣格原型理论角度分析《人性的枷锁》中主人公菲利普的成长。论文通过分析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反映出主人公心理和思想的逐渐成熟并试图找出主人公心理成长的动力所在。通过心理的成熟,菲利普实现了自我救赎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并且客服了精神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弱点并最终实现了性格的完善。论文剖析了菲利普特有的心路历程和情感遭遇。作者在文中主要是从荣格总结的四种对人类人格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型理论—阿尼玛、阴影、人格面具、自性和曼荼罗出发,对主人公菲利普的心理和成长进行分析。首先,第一章论文从荣格阿尼玛原型理论分析了菲利普与小说中四个女人的爱情经历。荣格提出了阿尼玛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夏娃阶段,海伦阶段,玛丽亚阶段和索菲亚阶段。第一章主要沿着主人公的情感轨迹,探究其在阿尼玛的不同阶段对其四段感情女主人公的投射分析菲利普的情感变化。接着,论文从荣格的人格面具,阴影,自性原型理论出发,试着找出菲利普在感情和生活中遭受不幸的原因。此部分会为我们揭示由于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变,菲利普开始转变并走向成熟。论文的第三部分论述基于荣格的曼荼罗原型理论。菲利普在成长过程中人格趋于完善,直面人生,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进行自我救赎,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并上升到追求人格的完整性并挣脱人生的枷锁。笔者认为结合荣格原型理论从成长主题的角度来解读菲利凯瑞的精神成长历程,可以使读者对小说主人公和主人公的行为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交流和语言习得紧密相关。交流不仅是促进语言学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MacIntyre&Charos,1996)。因此,近些年来,交际意愿作为交流的一个先导因素
徐玉华,著名国画家,多年来将童子题材、母爱、童真作为自己绘画题材的主旋律。  其作品《母与子》系列、《雨后荷塘新》、《湖上小学》等屡获业内大奖。近年来,这一幅幅充满意趣的童年画亦受到市场的热捧,最近徐玉华作品《水乡乐园》获“中国书画世界行”第二届百杰书画家金奖。  在徐玉华的作品中,儿童统统长着一张五十年前的面孔,身穿“过时”的装束,纯真顽皮,或在乡村小道上与公鸡嬉戏,或者攀爬到柿子树上抢摘秋实…
古典诗歌翻译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最集中体现,译者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既是原诗歌的读者,又是目标文本的作者。因此,他的主体性发挥适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诗歌翻译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系统功能语法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和语篇分析。就新闻发布会语篇研究而言,大多数学者都是从人种学的角度,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语用的角度及批评话语分析角度来探讨的,很少有
托尼·莫里森(1931~)是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性作家。她的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手法精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她的第九部作品《慈悲》,自发表之日起,斩获无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