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鬼吹灯》系列小说为考察中心,探究网络盗墓小说中“他者历史”的文学书写情况。采用文献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及叙事学研究方法,从“他者”主体解读、“他者”视域下的“历史”图景书写、“他者历史”书写策略及“他者历史”内容要素对网络盗墓小说的影响四个方面集中分析《鬼吹灯》系列小说文本内容中的“他者历史”。所谓“他者”视角,就是将以《鬼吹灯》系列小说为代表的网络盗墓小说视为传统主流精英文学之外的作品。并且此种文学作品是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由非专业文学出身的创作者所进行的一种快餐式文学创作,具有部分“新民间文学”特点。在《鬼吹灯》系列小说文本中,这个“他者”主要由小说的作者和小说故事的叙述者(即盗墓者)来承担。“他者历史”就是指以《鬼吹灯》系列小说为代表的网络盗墓小说在此二重叙述者视角下所呈现出的叙述故事的历史。这种历史具有经验性和碎片化特点,是文学文本呈现的历史图景,具有虚构性与想象性,不等同于真实历史。《鬼吹灯》系列小说将古代历史中的帝王将相、传说中的英雄或魔鬼、盗墓行业中的历史人物等作为写作素材,形成了一批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的“他者历史人物形象”。在叙事过程中,首先以凤凰胆为主要线索,串联起《精绝古城》、《龙岭迷窟》、《云南虫谷》、《昆仑神宫》前四部小说,再由秦王照骨镜事件引起南海归墟事件和巫峡棺山事件,最后在叙述者的回忆中串联最后两部小说《黄皮子坟》和《怒晴湘西》,形成了“他者”视域下的丰富“历史”图景。在这种由小说作者与叙述者即盗墓者的双重“他者”视角下所呈现出的“历史”,内容奇幻诡异,神秘莫测,也呈现了盗墓者在盗墓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如生死观、财富观、道义观、爱情观等一种相对另类的“他者生存价值观”,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相对的辩证性,对当下部分消极社会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有效增强了以《鬼吹灯》系列小说为代表的盗墓小说的可读性。在“他者历史”的文学书写策略方面,以《鬼吹灯》系列小说为代表的网络盗墓小说,围绕地理书写、时空衔接两方面表现出与其他网络类型小说不同的另类穿越特点,一是以地表奇特地貌描写和地下神秘墓穴描绘形成的奇幻景观地理书写,二是以“墓穴”为时空衔接媒介的另类穿越方式,使其时空衔接表现为较明显的跳跃性特点,有效增强了网络盗墓小说的趣味性。因此,以《鬼吹灯》系列小说为代表的网络盗墓小说中的“他者历史”文本资源,在对历史认知方式的丰富及其对民间文化的传播方面,表明了网络盗墓类型小说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同时,“他者历史”内容要素也在有效满足接受者英雄情结、猎奇心理和冒险体验的心理需求基础上,有效推动了影视剧作品及网络游戏对网络盗墓小说的改编热潮及对作者的商业包装等,形成网络盗墓小说与商业双向推动的共荣局面,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盗墓小说的创作发展,是网络盗墓小说形成轰动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同时也要看到,以《鬼吹灯》系列小说为代表的网络盗墓小说中的“他者历史”文学书写,亦存在诸多不足。如“他者历史”文学书写模式的雷同化导致容易出现审美疲劳,语言文学性不足而导致语言口语化严重,人文精神深度的缺乏而导致文本深度不足等。这些不足之处严重阻碍了网络盗墓小说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以《鬼吹灯》系列小说为代表的网络盗墓小说创作需要与时代发展相融合,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稳定成熟、且可资借鉴发展的道路,才能促进自身,包括网络文学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