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情况、新任务而提出的政治诉求和社会任务,是中国共产党最新理论成果的反映,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适时把握,代表着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执政主体建设、完善执政体制、深化机构改革。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别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分析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第二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及影响执政能力提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党在理论创新能力、科学执政能力、民主执政能力、依法执政能力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五个能力,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即驾驭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能力不足、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薄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尚待加强,最后从执政主体、执政体制、党政机构设置模式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因素。第三部分: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路径选择。从执政基础、执政主体、执政体制、党政关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