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文化是《红楼梦》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红楼梦》的英译版本,并且对《红楼梦》饮食文化内容的翻译也有着值得肯定的贡献。本文试以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为理论指导,着重饮食文化内容翻译,选取《红楼梦》四个英文全译本,即裘里译本,邦索尔神父译本,霍克思翁婿译本和杨宪益夫妇译文,对比研究四个英文全译本对《红楼梦》中出现的食物名称的翻译方法和特点。
功能对等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他认为翻译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即译文读者应当能够基本上按照原文读者理解和领会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领会译文。
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红楼梦》及四个英文全译本的介绍以及四个英译本的底本介绍、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二是文献回顾目前对《红楼梦》饮食文化内容的翻译研究;三是简单介绍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定义。第二章是对在《红楼梦》中出现的食物名称按照主食、菜肴、汤和小吃进行分类,以期对食物名称有总体的了解。第三章将食物名称按照其组成类型进一步进行分类,即:涉及原料(纯主料、主料+类型、辅料+主料、形状口感或颜色等+主料),涉及制作方法(制作方法+主料、主料+制作方法+主料、辅料+制作方法+主料),涉及典故(时间、地点、节日等),通过这种分类,按照主食、菜肴、汤和小吃选取例子,结合功能对等对这些例子进行定性分析,并给出四个译本对这些食物名称的翻译方法。第四章对这些方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分析数据,总结四个英文全译本对食物名称的翻译方法和特点,即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以烹饪方法为主、原料为辅,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以食物类型为主、主料或烹饪方法为辅,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等。第五章为总结性章节,总结了文章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的不足。
通过四个译本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研究最多的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中,通过与中文食物名称组成比较,杨译本以原文文本为指导,保留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信息,而霍译本的翻译与中文食物名称组成相差较大,对许多中国文化进行了新的阐述;
2.通过四个译本在各种类型中的比较,杨译本的翻译最接近中文食物名称组成,其次是邦索尔译本,杨译本和邦索尔译本的翻译方法很多时候相似,都侧重于中国文化的输出。而裘里译本和霍译本的翻译与中文食物名称组成相差较大,裘里译本和霍译本侧重于用母语文化思维将食物名称翻译出来;
3.四个译本对于食物名称的翻译与他们的翻译策略基本一致;
4.译者们的翻译受母语文化背景及他们的翻译策略的影响,且这两者所起的作用相当。
功能对等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他认为翻译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即译文读者应当能够基本上按照原文读者理解和领会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领会译文。
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红楼梦》及四个英文全译本的介绍以及四个英译本的底本介绍、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二是文献回顾目前对《红楼梦》饮食文化内容的翻译研究;三是简单介绍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定义。第二章是对在《红楼梦》中出现的食物名称按照主食、菜肴、汤和小吃进行分类,以期对食物名称有总体的了解。第三章将食物名称按照其组成类型进一步进行分类,即:涉及原料(纯主料、主料+类型、辅料+主料、形状口感或颜色等+主料),涉及制作方法(制作方法+主料、主料+制作方法+主料、辅料+制作方法+主料),涉及典故(时间、地点、节日等),通过这种分类,按照主食、菜肴、汤和小吃选取例子,结合功能对等对这些例子进行定性分析,并给出四个译本对这些食物名称的翻译方法。第四章对这些方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分析数据,总结四个英文全译本对食物名称的翻译方法和特点,即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以烹饪方法为主、原料为辅,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以食物类型为主、主料或烹饪方法为辅,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等。第五章为总结性章节,总结了文章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的不足。
通过四个译本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研究最多的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中,通过与中文食物名称组成比较,杨译本以原文文本为指导,保留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信息,而霍译本的翻译与中文食物名称组成相差较大,对许多中国文化进行了新的阐述;
2.通过四个译本在各种类型中的比较,杨译本的翻译最接近中文食物名称组成,其次是邦索尔译本,杨译本和邦索尔译本的翻译方法很多时候相似,都侧重于中国文化的输出。而裘里译本和霍译本的翻译与中文食物名称组成相差较大,裘里译本和霍译本侧重于用母语文化思维将食物名称翻译出来;
3.四个译本对于食物名称的翻译与他们的翻译策略基本一致;
4.译者们的翻译受母语文化背景及他们的翻译策略的影响,且这两者所起的作用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