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舍岩针法》和《芝山医案》是韩国的针灸著作。《舍岩针法》是一部针灸处方著作,而《芝山医案》是应用“舍岩针法”的临床医案记录。这两部著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探讨其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规律。中所提出的“正格”和“胜格”概念为《舍岩针法》所无。研究发现“正格”和“胜格”是对《舍岩针法》配穴方式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床选穴配方的规律。本文从研究“正格”和“胜格”入手,将《芝山医案》归类整理,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舍岩针法”和《芝山医案》均以五行学说为临床指导。临床上必须根据脏腑、经络、五输穴等五行配属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在疾病诊断明确、脏腑定位准确、病性虚实确实的前提下,依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理论,进行取穴和选择补泻法,并注意综合运用自经补泻法和他经补泻法。以上均为五行学说的理论和方法在“舍岩针法”和《芝山医案》中的运用。“正格”、“胜格”的概念是《芝山医案》的创见。既代表针法,又相应于病机。选择“正格”和“胜格”区别是在于病机的虚实,“正格”对应于虚证或虚兼实证;“胜格”对应于实证。临床上以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进行诊断,以相应经络的“正格”或“胜格”来进行治疗。此外,还有“外感从六腑,内伤自五脏”的观点,因于外邪从六腑论治,因于内伤从五脏论治;“心肾本无麻木”之说,若有心肾经麻木之症,可选择以表里经的“正格”和“胜格”来治疗;“左肝右肺”的观点,左病取肝经治疗,右病取肺经治疗。但“正格”和“胜格”,并不能完全解释“舍岩针法”全部针法。如《舍岩针法》中的“肝实”、“脾虚”就无法用传统五行学说解说。当存疑待考。本文通过对《芝山医案》的临床医案分析揭示了“舍岩针法”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规律。为“舍岩针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