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一种十分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地勘类事业单位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兵,为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建立提供了矿产资源保障,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地勘行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地勘行业也着手改革工作,对地质队伍进行了改组,使之更加专业,同时对地质工作部署进行了调整,实现多种经营共存,并且推行了经济责任制。20世纪九十年代后,国家投资体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质工作也困难重重,出于生存的目的,国有地勘队伍响应国家号召开启了创业篇章,不仅给国家提供紧俏的矿产资源,而且涉足地质服务业,市场得到了极大地拓展。然而,对地勘行业改革发展详情进行剖析可知,21世纪后地勘类事业单位凸显出了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以及问题,严重束缚并阻碍了其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央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新的经济常态以及国内外地勘行业新形势,地勘类事业单位“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畸形形态弊端也就显得尤为突出,其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最早进行地质找矿工作的省份之一。河南国有地勘单位在全国地勘行业40多年的改革大潮中,始终坚持“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积极摸索,勇于实践,但仍旧存在起步早、改革不到位、进程缓慢等诸多问题点,而旧体制又遗留了诸多难点,这些问题混合交织,导致体制变得越来越复杂,产业结构也难于实现转型升级。在面对国家新时代新要求,中原经济区的大格局,“美丽河南”的战略下,河南地勘类事业单位改革转型也进入到了“深水区”和“攻坚区”,因此科学有效的制定其深化改革路径十分必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历程阶段及国情、省情和地矿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进而揭示河南地勘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以河南省Y地矿局当下改革时期主要作为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河南地勘类事业单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以求对其改革方向和措施有所启示。本文希望,通过此次探索,既能针对河南地勘类事业单位改革提出有益建议,以便切实推动河南地质事业进一步突出重围,展现卓越风采,焕发新活力,实现改革转型升级;又能够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性作用和专业技术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开辟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资源供给的双赢之路,以更加广泛且更为优质的地质服务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民生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