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并探讨载溶葡萄球菌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缓释系统治疗兔胫骨骨髓炎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1)采用两种方法建立兔胫骨慢性骨髓炎模型,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G1、G2共2组,G1组兔胫骨近端丌窗直径为1.0mm,G2组兔胫骨近端丌窗直径4.0mm,分别通过骨窗向胫骨近段髓腔注射3×10℃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的方法诱导骨髓炎模型;(2)在成功诱导慢性骨髓炎模型的基础上,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四个治疗组,常规病灶清除,分别填充载溶葡萄球菌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缓释系统(Lyso-HA/CS),填充万占霉素骨水泥,填充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HA/CS),不填充材料的空白组。进行大体放射学观察和细菌学组织学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并通过检测肝脏肾脏功能初步了解材料对实验动物的毒副作用。结果(1)G1组动物死亡1只,G2组动物死亡3只。成活的动物中G1组软组织肿胀基本局限于膝关节周围呈半球形或半椭圆形;G2组2只兔子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差异性大,部分兔子肿胀累及大腿和小腿。G1和G2两组中均有窦道形成,挤压时溢出黄色或黄白色脓液。在皮肤肿胀处切丌直抵胫骨、窦道与胫骨骨窗相通;髓腔内有坏死组织、黄/白色脓液,部分骨髓腔已硬化闭塞。X线片显示胫骨中上段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纤细,数目减少,骨小梁间隙加宽,骨皮质变薄;有密度增高而又不均匀的坏死骨块影像。所有动物病理切片自骨髓外周结缔组织及骨组织至骨髓内,均见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呈弥散性浸润,间质出血,髓腔内细胞广泛坏死。髓腔组织行革兰氏染色和血浆凝固酶实验,结果显示:所有培养结果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植入方法骨髓细菌感染率均为100%。(2)综合术后12w改良Norden骨髓炎评分法各组X线分值的和术后4w和8w每克标本细菌计数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一期病灶清除,填充Lyso-HA/CS且和载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材料组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单纯病灶清除,起不到治疗作用,而病灶清除术后,植入未负载抗菌药物的骨填充材料,只起到异物作用,同样不能控制感染。组织学结果显示,填充Lyso-HA/CS和载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材料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其中Lyso-HA/CS有较好的成骨作用,而其载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材料成骨不明显;其余两组仍有明显炎性细胞侵润,感染治疗无效。术后12w时,血清生化检验结果显示,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在各时相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2w肝、肾组织切片无明显异常。结论(1)两种不同孔径胫骨近端开窗植入细菌的方法均可成功诱导骨髓炎模型;大孔径(直径4mm)胫骨皮质开窗的植入方法诱导慢性骨髓炎模型死亡率较高且常伴随整个患肢广泛软组织感染,模型个体间差异性大,标准化困难,不适合用作骨髓炎进一步研究;采用小孔径(直径1mm)胫骨近段髓腔注射3×108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的方法能够成功诱导骨髓炎模型,个体差异性小,标准化高,可以应用于骨髓炎后续研究。(2)Lyso-HA/CS在骨髓内具能够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抗感染能力较载万古霉素骨水泥稍弱,但成骨能力较载万古霉素骨水泥强,短期应用无明肝肾损害;Lyso-HA/CS可在彻底病灶清除的前提下,一期填充慢性骨髓炎术后骨缺损,有望成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较为理想的骨填充材料,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