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病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内皮功能紊乱导致的分泌活性物质失衡是诱发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NO(Nitric Oxide)作为最主要的内皮释放的信号传导分子,参与了微循环的多种生理过程,并在血管舒张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NO传输特性与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微血管结构密切相关,其本质是流动-扩散-反应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也是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共性基础问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病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内皮功能紊乱导致的分泌活性物质失衡是诱发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NO(Nitric Oxide)作为最主要的内皮释放的信号传导分子,参与了微循环的多种生理过程,并在血管舒张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NO传输特性与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微血管结构密切相关,其本质是流动-扩散-反应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也是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共性基础问题。为此,本文发展了 FEM、IB-LBM以及IB-FDM等系列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对不同微血管结构和血液流变学特性下的NO传输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内容:发展了 Stokes/Darcy流动及传质计算的FEM(Finite Element Method)模型,分析了血管渗透性和分叉结构对管腔和组织内NO传输特性的影响。通过采用特征伽辽金法,即在对流扩散方程中添加高阶稳定项,解决了传质计算中对流项引起的数值不稳定性问题。模拟结果表明,当毛细血管管壁渗透性有较大增加时,血管和组织中NO浓度显著降低;另一方面,受对流效应和WSS(Wall Shear Stress)分布的影响,分支的存在会使分叉后主血管腔和周围组织中NO浓度先出现局部增加后降低。进一步基于 IB-LBM(Immersed Boundary-Lattice Boltzmann Method)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二维槽道内的红细胞运动及变形,并提出了跨红细胞膜NO传输的IB-FDM(Immersed Boundary-Finite Difference Method)计算模型,结合动边界插值模拟了红细胞膜渗透性、红细胞压积以及膜弯曲刚度对管腔内NO传输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红细胞膜渗透性的降低会使血浆中NO浓度升高,表明红细胞膜作为主要的NO传输阻力有助于维持血管内的NO浓度水平。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血管壁和管腔的NO浓度均明显降低,表明血管中消耗源的增加会加剧对NO的消耗。红细胞膜变形性的降低则会引起CFL(Cell Free Layer)厚度减小,血管壁NO浓度降低。在IB-LBM和IB-FDM法流动和传质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动脉瘤以及血管扭曲对NO传输的影响。通过基于像素的网格生成法生成弯曲边界的网格,并采用Zou-He边界条件处理变截面血管的出入口边界。结果表明,微动脉瘤的存在会导致其中出现漩涡流,引起NO产生率减小,NO浓度降低。而血管弯曲度的增加同样会引起弯曲血管壁面上NO产生率减小,使整个管腔内NO浓度降低,且壁面NO浓度分布不均匀性增加。最后,进行大鼠的糖尿病造模,通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浆NO浓度的测量、皮肤血流激光多普勒信号的测量以及背部皮肤血管图像的获取,分析了糖尿病大鼠皮肤血流调节与血浆NO浓度和皮肤血管网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红细胞参数的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病程的糖尿病大鼠均出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则增大。通过小波变换,对不同频段皮肤血流信号的波动幅值进行比较发现,热刺激下糖尿病组大鼠皮肤血流信号在内皮频段的波动幅值增量较健康组大鼠降低,且糖尿病发展后期的大鼠出现血浆NO浓度异常减小的情况。进一步通过大鼠背部Choke区域的视窗实验及血管图像处理计算了不同病程糖尿病组大鼠的血管密度,发现较晚期的大鼠背部皮肤Choke血管密度明显降低。综上发现,糖尿病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功能异常和内皮调节功能障碍的出现早于背部皮肤微循环结构的改变。综上所述,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IB-LBM以及IB-FDM对糖尿病微循环病变引起的血管舒张因子NO传输特性的改变进行了系列研究,并通过糖尿病大鼠实验定性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本文的移动变形粒子跨膜传质的浸入边界法也可为微循环中氧传输和药物传输等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血管网和组织中的NO变化,也可为研发糖尿病微循环病变早期诊断的医疗器械提供理论帮助。
其他文献
核电站环行起重机(简称环吊)是核电站建造和运行阶段反应堆厂房内重要的起重设备,它通过起升机构为机械设备安装、维修以及反应堆更换燃料提供吊运服务。由于工作场所和吊运对象的特殊性,对其定位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滑轮绳索系统作为起升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布局和缠绕型式是影响环吊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目前,针对普通类型起重机定位精度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处理滑轮绳索系统时却过于简化,或者仅仅从
多智能体系统在交通控制、航空航天、智能电网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且智能体能通过彼此间的信息交互完成单个智能体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这激发了专家和学者们对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的研究兴趣。为实现协同控制,智能体间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传递,这对智能体所装备的微处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事件触发机制作为一类有效减少信息交互的控制手段被引入到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多
天然气水合物因燃烧清洁、单位热值高、资源储备量大等优势,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研究,被视为21世纪最具商业化开采价值的新型能源。我国作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大国,实现其产业化开采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具有历史性意义。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本质是包含相变、多相渗流等多场耦合的复杂过程。因此,解析水合物连续分解过程储层渗透特性变化规律,探明流体运移过程对水合物相变的影响机制,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采
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Tilted Fiber Bragg Grating,TFBG)是一种特殊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其折射率调制的栅平面与光纤轴向具有一定夹角,能够有效的将纤芯模式耦合至包层,在光谱上产生一系列的包层模式共振峰。除具有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压力等传感特性外,TFBG包层模式共振峰可以直接感知外界折射率变化,实现与折射率有关参量高灵敏检测,同时TFBG能够通过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发多微纳光学效应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备要素。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并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已逐渐成为各国研究的主题。但是,这些清洁、可再生能源存在“靠天吃饭”的特性,在将其用于发电时,无法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能。因此,开发并使用大型廉价电能存储装置以消除这些新能源产出电能的波动性及平衡电能产出与消耗,就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液态金属电池已作为一种潜在、廉价的大型电能
复合材料板壳、加筋板壳等复合薄壁结构由于具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高超速飞行器等航天装备的主承力结构当中。近年来,在深空探测等航天任务的牵引下,运载火箭等航天装备呈现大型化、重型化的发展趋势,结构的承载环境也越来越严酷和极端。随着航天工业的发展,我国对航天装备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和低成本设计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为了解决航天结构轻量化设计与大型化之间的矛盾,亟需提高我国航天装备结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笼型结构的类冰状物质。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广泛、储量巨大且清洁的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可能接替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新型绿色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气体水合物应用技术也成为造福人类的新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及相关应用技术涉及复杂的相变与气-水运移过程,包括水合物的分解与形成、甲烷纳米气泡的形成与溶解等。探明分子尺
行星齿轮箱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直升机、重型卡车、堆取料机和舰船等大型复杂机械装备中。由于其经常在高负荷、强冲击、高污染和工况变化频繁等恶劣环境下运行,同时受到温度、润滑和物理化学的影响,极易导致其关键零部件如齿轮和轴承等出现故障。行星齿轮箱一旦出现故障,将加速装备性能恶化,轻则造成整个动力传输系统失效,重则引发灾难性的事故。因此,开展行星齿轮箱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对于保证机械装备安全稳定运行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储量丰富的潜在能源,实现其高效开采是世界普遍关注的能源研究重点。固态流化开采法是针对非成岩、浅层水合物储藏提出的一种新工艺,其主要流程是将海底水合物流化并管输到海上平台进行分解。水合物流化过程体系温度升高会引起水合物分解,产生的气体会导致管输过程流动异常复杂、加剧输送风险。流化开采内在的安全性要求,是避免水合物在流化与管输环节的大量分解,其关键科学问题是厘清流化开采过程复杂参
柔性管道是海洋资源开发的关键装备,被誉为“生命线”。海洋柔性管道种类繁多,不同的应用形式、传输介质、传输距离、承受荷载和结构组成都有所区别。柔性管道大多采用螺旋缠绕形式的铠装层进行加强,满足弯曲方向柔顺性的同时具备足够的轴向与径向的抗力。因此,铠装加强层的承载能力是决定柔性管道优劣的重要指标。国内海洋柔性管道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仅有少数几家国外公司可以设计并制造出承载能力优异的柔性管道产品,国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