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R2/TLR4激动剂rMBP-NAP在小鼠B16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ot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肿瘤免疫疗法已逐渐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型疗法,其中TLR激动剂因其具有强有力的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的潜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多个TLR的同时刺激具有诱发多重TLR信号协同作用的潜力,近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受到格外关注。MBP和HP-NAP分别是来源于微生物的TLR4和 TLR2的激动剂,其免疫调节功能已被证实。在本研究中,通过融合表达TLR2/TLR4激动剂rMBP-NAP,在B16黑色素瘤皮下移植瘤模型中对其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在获得新型 TLR2/TLR4激动剂的同时,对同步激活多重TLR通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力进行初步的探讨。  方法:  1.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2b(+)-NAP,诱导表达纯化HP-NAP蛋白,并依据实验室前期方法纯化MBP和rMBP-NAP蛋白,并利用内毒素清除柱去除蛋白中残余的内毒素。  2.建立B16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进行MBP、HP-NAP和rMBP-NAP给药处理,期间监测肿瘤生长状况,绘制肿瘤体积生长曲线。  3.最后一次给药结束后一天,处死小鼠,称取肿瘤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 H&E染色检测肿瘤坏死,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血管生成。  4.荧光定量 PCR检测脾细胞中DC成熟相关分子基因表达量,ELISA检测脾细胞分泌IL-12的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 DC的比例,评估TLR激动剂促进脾脏中DC成熟的效果。  5.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IL-2分泌量,评估TLR激动剂对脾脏中T细胞活化的作用。  6.荧光定量 PCR检测肿瘤组织中 DC成熟相关分子及 T细胞趋化因子CXCL-9和CXCL-10基因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2表达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表达量。评估在肿瘤微环境中TLR激动剂诱导DC的成熟及增强T细胞活化的作用。  结果:  1. TLR激动剂MBP、HP-NAP及rMBP-NAP均能显著性抑制B16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率分别达到53.07%、47.86%、77.27%,并能够促进肿瘤组织坏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其中TLR2/TLR4激动剂rMBP-NAP表现出增强的抗肿瘤效果。  2.与单一的MBP和HP-NAP相比,TLR2/TLR4激动剂rMBP-NAP能够显著性上调脾脏中DC成熟相关分子如CD40、CD80、CD83、MHC II等的表达,显著性促进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显著增加脾细胞中CD11c+DC、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促进细胞因子IFN-γ和IL-2的分泌。即rMBP-NAP能够激活脾脏中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3.与单一的MBP和HP-NAP相比,TLR2/TLR4激动剂rMBP-NAP诱导肿瘤组织中DC的成熟,促进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促进细胞因子IFN-γ和IL-2分泌,以及效应分子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  结论:  和单一的TLR激动剂MBP和HP-NAP相比,TLR2/TLR4激动剂rMBP-NAP能够发挥出更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rMBP-NAP能够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并促进具有效应功能的免疫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诱导细胞因子和效应分子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RhoA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在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与细胞骨架的结构改变有关,同时与细胞形态、细胞黏附等多种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本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同源四倍体水稻和二倍体水稻为材料,进行遗传差异及产量、品质性状的研究:1、以二倍体水稻为对照,研究了同源四倍体水稻在2004年和2005年的结实情况。结果同源四倍体的花粉育性、结实率均不同程度下降,尤其低代材料更是大幅度下降。F检验表明,同源四倍体不同个体间的各产量性状均差异显著,说明其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从1996年到2005年对部分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了连
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在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上,观察了银杏叶总黄酮(TFG)对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IMG)细胞迟慢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ls-EPSP)的影响;并通过应用相应的受体阻滞剂、低Ca2+/高Mg2+、低Na~+等Krebs液灌流,分析并探讨TFG影响IMG细胞ls-EPSP的可能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 IMG细胞一般电生理学特性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IMG)细胞静息电位(RP)为(-5
植物对重力的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重力感受、信号转导和不对称生长反应。迄今人们在植物拟南芥、西红柿和玉米等物种中定位、克隆了一些与向重力性相关的基因,对植物向重力性机制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本项目为研究植物向重力性机制,用籼稻品种9311(Oryza sativa L.indica,cv.9311),经0.15% EMS诱变,获得一株茎杆匍匐于地面生长的突变体,命名为茎向重力性反应突变体。以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