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景观营造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成为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雨水资源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环节,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居住区在城市中占有重要比重,当前,居住区景观的营造是以消耗大量的纯净水资源为代价的,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如何将雨水利用与居住区景观营造结合,缓解居住区景观用水需求增加与供水紧缺之间的现实矛盾,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  国外对于雨水利用景观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也有居住区雨水利用景观化的相关案例。我国对雨水利用景观化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将其与居住区结合的研究还具有探索实验的性质。通过分析雨水利用景观的相关概念、理论、雨水利用与景观营造的关系,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居住区雨水利用的现状和不足。  通过对国内外住区雨水利用景观化的成功案例分析,为郑州住区雨水利用景观营造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参考价值。然后研究了郑州城区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分析了郑州城区的雨水利用潜力,得出郑州城区2010年实际可利用的雨水资源量,并预测2020年郑州城区的实际可利用雨水资源量,为郑州住区雨水利用提供背景支持。  以郑州小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12个小区,对其屋顶、道路(铺地材料与形式)、绿地、水景设施、用水现状等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部分郑州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雨水利用的角度对郑州住区景观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总体来看,郑州住区雨水利用景观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基本没有系统的雨水利用措施,绿地、水景设施等还主要依赖宝贵的自来水资源,绿地灌溉方式还比较落后。  根据以上问题和调查结果,分析了居住区雨水利用景观营造的原则和影响要素,针对郑州市的自然地理特点,提出了适合郑州小区的雨水利用模式,探讨了不同场地条件下(屋顶、道路、绿地)和雨水利用不同阶段(收集、净化贮存、回用渗透)的景观营造途径。最后以绿云小区为例,在现状问题和水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雨水利用景观营造的内容、过程及相应的保障措施进行阐述,论证了住区雨水利用景观营造的可行性,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对郑州住区雨水利用景观的分析研究,为今后住区雨水利用景观化提供参考,希望能为中原地区住区雨水利用景观建设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旧城”标签化的背后,所呈现的恰恰是“旧城”社会和经济生活与“新城区”之间的严重“割裂”。威尼斯与苏州恰恰是两种亦然相反的旧城发展模式,前者在成为闻名遐迩的“城市博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之中,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国民在享受经济繁荣带来的好处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的问题日趋严重。而我国的建筑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不仅影
随着成都市高层公共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我们需要研究什么样的高层公共建筑的外部形态才是符合大众视觉偏好的。本论文以大众视觉偏好为切入点,通过心理物理学与数理统计分析的
人类是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觉器官来获取信息和认知事物的,其中绝大部分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色彩作为人眼最先感知到的信息在城市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得以展开的重要载体,更是最能够体现城市自由、民主和包容等价值的场所。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提供了聚集、社交、休闲、节庆、防御和游行等活动,使人从高密
老人与儿童是当今居住区景观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为提高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空间与设施的利用效率、营造能充分满足老人和儿童行为心理需求的交往场所,有必要深入研究老人和儿童
日益突出的世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节能是解决这一世界性问题的最重要的方式。建筑因其影响面广、能耗量大,其是否节能一直是每个国家节能工作关注的重点
伴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转型和升级,文化问题日益凸显,文化传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文化传承具有类似于生物遗传的特征,既具有继承性,也具有变异性。文化基因是文化结
在当前绿色建筑的发展强调性能目标导向的背景下,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的环境性能进行预测,并根据绿色建筑的性能目标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然而传统建筑设计方法凭借设计师
在我国当前的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系逐渐完善的大环境下,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与依托城市的过渡空间便成了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首先被城市挤压的空间,同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