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刺技术是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低成本、可设计性强的3D(三维)纤维预制体成型技术。目前,以针刺技术制备的针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针刺毡是由纤维梳理成网并利用针刺技术加工制备而成的,针刺过程中,刺针上的倒钩将纤维网上的部分面内纤维抓取到织物面外方向,使得针刺毡的纤维结构变得极其复杂。当针刺毡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预制体内部的纤维结构将发生很大改变,研究针刺毡的变形机理变得十分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刺技术是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低成本、可设计性强的3D(三维)纤维预制体成型技术。目前,以针刺技术制备的针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针刺毡是由纤维梳理成网并利用针刺技术加工制备而成的,针刺过程中,刺针上的倒钩将纤维网上的部分面内纤维抓取到织物面外方向,使得针刺毡的纤维结构变得极其复杂。当针刺毡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预制体内部的纤维结构将发生很大改变,研究针刺毡的变形机理变得十分困难。准确表征针刺毡的内部几何结构,建立精细化的纤维结构模型是分析针刺毡及其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前提。但独特的3D针刺成形工艺使得针刺毡的内部纤维结构极其复杂,为精细化建模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旨在提出一种3D纤维结构预制体的数值建模方法,研究针刺过程对预制体纤维结构的影响,实现针刺虚拟纤维毡的精细化3D虚拟重构,并利用混合单元技术构建针刺纤维毡的“准纤维”尺度力学分析模型。本文对国内外针刺预制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综述和分析,包括针刺预制体及复合材料的发展、应用、试验分析和细观结构建模方法。利用Micro-CT技术研究了针刺预制体的微细观结构,并统计分析了预制体内部纤维的长度、取向和纤维束聚集宽度等几何参数。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针刺纤维毡的拉伸和压缩力学行为,分析了织物的宏观变形特征和微细观纤维结构变形机理。提出了一种3D针刺虚拟纤维毡的精细化数值建模方法,基于统计参数实现了针刺虚拟纤维毡的3D虚拟重构,模型与Micro-CT图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利用混合单元技术将杆单元和梁单元的自由度耦合,构建了混合虚拟纤维,能够准确描述真实纤维较高的抗拉刚度和较低的弯曲刚度,通过混合虚拟纤维构建了针刺纤维毡的“准纤维”尺度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针刺纤维毡在压缩和拉载荷下的力学响应,与传统细观尺度分析模型相比,本文的提出的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能够准确重现预制体内部的纤维结构变化。本课题利用虚拟纤维得到3D针刺虚拟纤维结构的精细化模型,提出的建模方法将有助于了解针刺纤维预制体的内部纤维结构。把纤维毡的针刺成形工艺、内部纤维构造和力学性能联系起来,可形成完整的3D针刺预制体力学性能分析路线,为针刺纤维结构织物的工艺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进一步为针刺复合材料成型过程的树脂流动渗透性分析和针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可以降低玻璃纤维、碳纤维以及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带来的生产能耗高、回收处理难、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然而,现阶段的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方面尚不能满足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的标准要求。因此,开发高性能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实现轨道交通行业绿色化、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苎麻织物为增强体,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通过模压工艺制备苎麻增强复合材料,
汽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难以回收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开发麻纤维复合材料来代替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围绕麻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研究是通过改变麻纤维的增强相形态以及界面相容问题来优化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应用于汽车内饰领域。然而,麻纤维增强相结构单一、可设计性差、力学性能不足等问题限制了麻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外饰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课题首先通过响应曲面
棉纺织品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必需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类对纺织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赋予棉纺织品多种功能性,如阻燃疏水、阻燃抗菌,不但可以提高棉纺织品的附加值,还可以适应人们对纺织品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赋予棉纺织品多功能研究以增强其安全性和扩大其应用范围,意义重大。本论文以生物质β-环糊精(β-CD)和长链十六烷醇(Hexadecanol)为原料分别制备阻燃和
由颗粒物造成的烟雾污染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由于颗粒物结构复杂、来源多样、演化机制复杂,控制颗粒物污染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空气过滤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与流行,使得研究具有抗菌功能和良好过滤性能的空气过滤技术迫在眉睫。然而,大多数空气过滤器无法平衡高过滤效率和低压降之间的矛盾。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大比表面积、可调节的多孔结构和简单的制备工艺,是一种
膜法除湿由于具有高效的除湿效率、可操作性高等优点被广泛使用,除湿膜在使用过程中易使吸湿剂从膜表面流出而造成吸湿性能下降,为此本文以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骨架支撑结构,凹凸棒土(ATP)作为CaCl2液解的水溶液通道兼顾聚合物补强材料,CaCl2作为主要吸湿剂,采用溶剂挥发诱导相分离法(SEIPS)制备了ATP改性PVDF除湿膜。本文研究了不同ATP和CaCl2含量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
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质子交换膜的品质直接决定燃料电池的运行性能好坏及寿命长短。当前,限制商业化Nafion膜以及非氟磺酸类聚合物膜发展的共同问题为:质子传导率与甲醇渗透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trade off效应。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通过调整纺丝液中制孔剂的含量,结合静电溶吹技术和热处理工艺,成功制备了两种异形氧化铝纳米纤维:多孔氧化铝纳米纤维(PANFs)和多刺氧化铝纳米纤维(SAN
芳香微胶囊通过在芳香物质芯材精油的周围包覆稳定性好的壁材,提高芯材的稳定性,从而持久缓释香气,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纺织材料中。SiO2纳米粒子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较高的表面吸附能力、优异的物理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对香精油进行包覆形成热稳定性高的芯材,再利用壁材对芯材进行包覆,形成香精油微胶囊,增加香精油的释香时间。近年来在微胶囊研究和应用中,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对皮肤无害、稳定性好的β-环糊精一
柔性隔热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课题采用了全厚度缝合技术将石英纤维柔性隔热毡与石英纤维平纹布进行结合,使其表面规整,便于运输和安装,且具有良好的高温隔热性能以及可重复使用性能。设计不同的制备工艺参数,探讨了包覆层层数、夹层毡厚度(即夹层毡体积密度)以及缝合密度对材料导热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影响,并筛选出优化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了缝合夹层毡隔热材料的压缩回弹性能以及热疲劳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获取足够的淡水资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被认为是缓解淡水短缺的有效途径。理想的太阳能界面蒸发器应具备有效的光吸收、合理的热管理以及无障碍的水输送和水蒸汽逃逸通道,其中气凝胶以轻质、多孔、隔热等特性成为太阳能界面蒸发的理想基体。芳纶纳米纤维(ANFs)是对位芳纶纤维经去质子化处理获得的一维纳米级材料,兼具对位芳纶以及纳米纤维
2020年伊始,COVID-19病毒在全球爆发,个人防护变的越来越重要,一种有效阻隔病毒、高效低阻的空气过滤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迫在眉睫。水驻极技术是一种依靠摩擦起电驻极方法,是当前高效低阻熔喷过滤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围绕水驻极母粒改性熔喷聚丙烯共混体系流变特性、纤维结构对水驻极熔喷非织造布过滤性能的影响以及水驻极熔喷非织造布电荷形成与存储机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开发高效低阻熔喷水驻极非织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