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经济必然离不开资金的需求,然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由于信贷市场发展程度较低,极大地抑制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借贷行为是金融市场上的最活跃的部分,如果对这种现象置之不理,将会严重阻滞农村地区的发展。一般来讲,由于缺少合适的抵押物,农户的贷款需求从正规金融机构得不到满足,所以在现实中,大多数农户家庭都会选择向非正规渠道进行借贷。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界,大家都试图探究如何解决农户家庭融资难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多数研究都将眼光侧重于传统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很少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来思考如何解决存在农户家庭借贷问题的研究。本文从社会网络与农户家庭借贷行为的理论出发,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根据社会网络测量标准,建立起两种社会网络关系,即强社会网络关系与弱社会网络关系,便于明确不同社会网络对农户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选取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为研究数据,从这一数据库中挑选出样本做统计性分析,得出强社会网络关系比弱社会网络关系在农村地区更加普遍、农户家庭偏向于向非正规渠道借款、社会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影响农户家庭的借贷行为等。为了确保结论的严谨性,本文又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家庭得到借贷的可能性,tobit模型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家庭获得贷款额度。再结合文献综合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规范研究法,综合分析社会网络对我国农户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我国农户家庭借贷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强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户家庭得到贷款的可能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获得的贷款额度并不显著;而弱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户家庭得到贷款的可能性及借款额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本文分别考察社会网络对不同渠道借贷活动的影响时发现,在正规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弱社会网络关系,非正规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强社会网络关系。基于实证分析结论,从宏、中、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如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在政策制定时考虑我国乡土社会特点;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主要供给方,设计金融产品时应符合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家庭作为资金的主要需求者,在日常生活中更要重视家庭社会网络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