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诗中的“留白”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空白与未定性,是中国诗学的内在精蕴,大大地拓宽了古诗的审美空间。看似没有写出道明的东西却能在读者心中激起无数幅心画,从而产生言近旨远、含蓄隽永的审美效果。在古诗英译中展现“留白”美,是准确传达作品精神的需要,是翻译美学的本质要求。古诗中的“留白”,“未定性”需要合理适当的填补,怎样把握填补程度,同时留下合适空间,才不会导致审美感受的不及与过之,也不会使文本中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效果丧失殆尽,文学的魅力也会因此大打折扣处理方法,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中国古诗中“留白”艺术现象不仅源于古诗特殊的语言结构,也反映了其内在的认知过程。以Langacker为代表的认知语法提出用认知来解释语法结构。他提出了意象理论,因为突显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又叫意象突显理论,他认为四种因素——突显、选择、视角和详略度影响意象的形成。意象理论认为对于同一情景不同人形成不同的识解,并通过各种突显来表现。因为古诗中的留白充满了未定性,译者可做出多样的解释,不同译本就是对其不同的识解。本文运用意象突显理论,从不同角度选择、视角、突显和详略度描述了语法形式及其在古诗留自传递中的表现。将意象突显理论运用与古诗留白效果再现的过程中,古诗意象突显与省略之间,对诗中意象的描写加以突显,如描写的精细程度,对词汇的选择等都会影响留白美学效果。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突显原则来分析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留白”艺术现象的认知过程,通过分析译者内在的认知机制与原空白架构的密切关系,我们能深入译者的思维过程,从而了解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再现这种艺术特征的可能性。通过理论探讨与古诗译本分析,本文提出:古诗留白美的保留和传递应不仅仅建立在语眼层面上,更应建立在认知层面上,尽量避免非必要的留白结构改变,应以最大化保留留自创造的效果为考量。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再现和传递原诗的留白美学效果,但由于中西语言的差异,完全保留古诗的留白美学艺术是不现实的,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读者接受的能力,由中西语言规范造成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