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环境中的有效教学其本质是为了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然而,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有效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他们应该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或者怎样才能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形成师生其乐融融的氛围。但教学系统论研究告诉我们,在教学系统中,只有当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项构成各得其所时,教与学才能水乳交融。换言之,只有最有效的学生,配上最有效的教师,才会产生最高效的课堂。本文即力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探讨基于中学课堂环境的学生学习,探讨其进程与相关因素,深入挖掘高效学习的成因。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它是个体社会化的钥匙,掌握了更优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心理,就能够在未来学习化社会中占有先机。从管理学上来说,有效学习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学习。我们可以把历史上所追求过的学习的有效性分为两类,一种是追求“绩效”的有效学习,指向预期目标的到达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其具体表现包括:班级授课制带来的规模效益,接受学习论证的意义学习,以及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等;另一种则是寻求“发展”的有效学习,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代表者有卢梭、杜威和布鲁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课堂,追求的是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和学习方式的革命。这些要求对于当代中学生课堂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通过对西安市省级重点中学—西安六中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学生课堂有效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为了更好地明确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式,以及它们对学生课堂学习生活的具体影响。本文分解了现实中的课堂教学,从课堂准备、课堂维持、课堂复习三个阶段分析了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学习素质和学习策略。在这三个不同阶段中,有效学习的有效性反映在学生身上的要求不同,学生应该表现出的学习素质与可使用的学习策略也不同。除了从学生本人身上寻求影响自身学习的内部因素之外,所构建的中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结构中还包括了课堂中其他因素的作用。从研究调查出发,为解决现实中暴露的问题,本文着重阐释了教师、学生反思以及学习环境中的相关成份对学生学习的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