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分析不典型膜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肾脏病理上的特征,探讨其临床和肾脏病理的特点,为诊断及治疗不典型膜性肾病提供依据。2.研究EB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不典型膜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HCMV,EBV感染与不典型膜性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不典型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经肾穿活检术后由电镜确诊为膜性肾病的84例患者(其中包括不典型膜性肾病4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40例)的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利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内EB病毒(EBV)及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情况。结果:1.不典型膜性肾病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男女比例为1.32:1;发病年龄17~60岁,平均(31.42士14.5)岁;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男女比例为1.85:1;发病年龄42~70岁,平均(51.08士6.74)岁。两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发病年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不典型膜性肾病发病年龄主要在30岁左右,而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2.44例不典型膜性肾病患者中,34例(77.8%)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例(9.1%)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32例(72.2%)患者伴有镜下血尿,12例(27.8%)患者伴有高血压。4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27例(66.7%)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例(7.5%)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18例(45.8%)患者伴有镜下血尿,6例(24.3%)患者伴有高血压。两者都以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主,且二者肾病综合征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构成比差异也无统计学差异,不典型膜性肾病镜下血尿发生率高于膜性肾病,有统计学差异。3.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荧光主要以IgG和C3沉积为主,分别为40例(100%)和25例(62.5%),可见IgA沉积者14例(35.0%)、 IgM19例(47.5%)、C1q10例(25.0%)、FRA23例(57.5%);不典型膜性肾病免疫荧光IgG和C3沉积为主,分别为44例(100%)和33例(75.0%),可见IgA沉积者26例(59.1%)、 IgM35例(79.54%)、C1q35例(79.54%)、FRA27例(61.4%)。两者免疫荧光比较,均以IgG、C3沉积为主,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RA的沉积亦无统计学差异;不典型膜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比, Clq、IgA及IgM沉积明显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4.4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中,10例(25%) EB病毒阳性,30例(75%)EB病毒阴性;44例不典型膜性肾病肾组织中,检测结果显示:16例(36%)EB病毒阳性,28例(64%)EB病毒阴性,卡方检验统计结果: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5.40例特发性膜肾性肾病组织中,25例(63%) HCMV病毒阳性,15例(37%)EB病毒阴性;44例不典型膜性肾病肾组织中,检测结果显示:40例(90%)HCMV病毒阳性,4例(10%)HCMV病毒阴性,卡方检验统计结果: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6.40例特发性膜肾组织中,12例(30%) HCMV病毒与EBV病毒同时阳性,44例不典型膜肾组织中,10例(20.8%)HCMV病毒与EBV病毒同时阳性,卡方检验统计结果: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不典型膜性肾病发病年龄主要在30岁左右,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在发病年龄上差异显著,而性别构成比无差别。2.不典型膜性肾病镜下血尿较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率高。3.不典型膜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比,肾脏病理特点有Clq、IgA及IgM沉积明显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典型膜性肾病的Clq、IgA及IgM沉积率高于特发性膜性肾病。4.不典型膜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比,两者EB病毒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肾组织中HCMV在膜性肾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且不典型膜性肾病阳性率更高,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