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安全以及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已全面开放,中国的商业银行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的更大挑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把商业银行尽快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金融改革目标也进一步为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银行业虽未受到金融危机的正面冲击,但所受波及已使在原有机制、资产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当的暴露。目前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大量的不良贷款虽然剥离了,但其风险管理水平还不是很高,这都可能使不良贷款存在着较大的反弹压力。因此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确保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双下降”已经成为尤为重要的课题。
本文以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风险管理模式的现状为出发点,从信贷风险识别模式、风险测量模式和风险控制模式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中国的金融环境也制约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效力发挥,从而形成大量不良贷款。其次,以美国银行和新加坡银行为例,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优点,对改进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然后本文提出改进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具体方式,主要提出改进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模式,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科学的内控管理体制,还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最后提出要优化影响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发挥效力的内外部环境。
论文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目前工商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模式上的具体做法,实践性强,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要改进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模式,就必须对贷款实行十二级分类。贷款实行十二级分类后,将进一步提升信贷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对于有劣变趋势的贷款能更好的予以识别,起到更好的风险预警作用。
2、要改进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测量模式,提高内评级的准确性,就必须优化中国的金融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预防道德风险机制,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
3、要改进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模式,就必须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科学的信贷管理内控制度,并对风险贷款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从技术手段上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同时还要提高员工素质,培育良好的信贷文化,为信贷风险控制打好基础。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不仅存在,而且涉及面广、风险度高、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巨大。改进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尤为重要。本文在一系列环节上提出了改进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的具体可操作方案,对中国各家商业银行都是实用的,对于识别、测量和控制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大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