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同晶替代赤铁矿形貌演化机制及其对磷的吸附特征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Al)作为地壳中第三丰富的元素,在土壤赤铁矿的形成过程中,它以同晶替代方式进入氧化铁晶格,占据Fe3+位置。相比于纯赤铁矿,铝替代赤铁矿在晶胞参数、晶粒大小、结晶度、生长取向、形貌等发生明显改变。这些矿物学性质的改变又反过来影响了赤铁矿的表面电荷特性、吸附能力、热力学稳定性、磁性质以及溶解性等。因此,深刻地理解铝同晶替代赤铁矿纳米颗粒的生长过程及其对赤铁矿矿物学性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论文研究了铝同晶替代对赤铁矿纳米颗粒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进一步计算出铝对与赤铁矿结构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铝同晶替代赤铁矿对磷的吸附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铝同晶替代诱导了赤铁矿纳米颗粒沿垂直c轴方向生长,随着铝替代量的增加,赤铁矿的晶胞体积v和晶胞参数a、c降低,结晶度减弱,结晶尺寸增大,比表面积增大,结构水增加;赤铁矿纳米颗粒的形貌从菱形,过渡到菱形和平板状混合形貌,最后到平板状。2.DFT计算显示Al以同晶替代方式进入赤铁矿体相结构后,使得体相结构内金属八面体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形变。这样的形变主要导致了六方紧密堆积的O原子网络在a轴方向产生较大的收缩,而在c轴方向上基本保持不变。从整体上看,六方紧密堆积的O原子网络在ab方向排列更为接近平面六边形。Al与a-Fe2O3表面作用影响了其表面的原子结构以及表面能。影响程度与Al的量及特定晶面有关。a-Fe2O3(001)和(100)与Al作用(吸附),两个晶面的表面能发生明显的翻转,而翻转后表面能较低的(001)也是平板状a-Fe2O3的主导晶面。无论是a-Fe2O3体相结构中的结构水还是表面吸附的水都会增强铝同晶替代a-Fe2O3形貌异质性的演化。对于体相结构水,它加剧了六方紧密堆积的O原子网络在a轴方向的收缩,对于表面吸附水,它钝化了(001)面,使其表面能进一步降低。3.铝同晶替代赤铁矿对磷的吸附过程表现为一个初始快速吸附过程和随后的慢速吸附过程。随着铝同晶替代量的增加,赤铁矿对磷的初始吸附速率是依次增大的,慢速吸附速率也呈现同样的趋势,相对于快速吸附过程,慢速吸附过程的吸附速率要小一个数量级。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均可以描述磷在铝同晶替代赤铁矿上的吸附行为。相比于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能够更好的模拟磷在铝同晶替代赤铁矿上的吸附过程。
其他文献
为全面推进贵州省水稻生产绿色发展,对贵州省水稻生产的严峻形势和绿色发展优势,以及水稻生产绿色发展对全省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进行的研究分析指出:贵州水稻要实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刑法在未来的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刑法观的确立兼具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结合国外处理轻微犯罪的立法和实践经验,适时转变罪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因此,这类企业的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传统企业,对学历、专业知识、开拓意识、创新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根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角色
修订后的《刑法》在环境刑事立法上虽有重大发展,但摁环境犯罪的特殊性而使传统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受到冲击,新因果关系确立原则-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应运而生。我国应以最高人民法
深海资料浮标(以下简称深标)电源技术是深标重点攻关技术之一。第20号深标全面采用太阳电池供电,在我国浮标太阳能电源应用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在深标鉴定会上,专家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解决浮标供电的发展方向。本文扼要介绍深标太阳龟池供电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组成,设计依据和参数,特性测试及使用情况,供今后的浮标电源系统设计参考和交流。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切中当今世界的时弊,为全球化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和道路。但是,也的确引发了若干地缘政治、经济、民族、宗教方面的忧虑和批评,其中一部分观
目前,高速动车组车轴的疲劳试验数据比较少.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本文在车轴的疲劳强度研究中,运用损伤力学方法,在损伤场已知的情况下,首先进行了构件应力场、位移场和应变场的
镉(Cd)和三丁基锡(TBT)是环境中常见的内分泌污染物,能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及内分泌代谢,对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有关Cd和TBT单一暴露对鱼类毒性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关于C
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这是郭沫若在1962年4月9日为纪念和歌颂
以非发酵性豆制品(豆腐丝、豆腐)为试验材料,从其腐败过程中分离纯化得到3株主要腐败细菌:df1、df2、df3,对其形态和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分类鉴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