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冻土地区面积广且建有诸多路堤工程,冻土路堤常出现不均匀沉降、开裂、变形,多数原因是下伏冻土受热扰动而产生局部融解软化进而力学平衡受到破坏。传统的冻土病害治理更注重冻土内部因素的研究,但对外部因素如气象等,往往简单的黑箱化处理,无法评价太阳辐射、地表对流等对路堤下伏冻土温度的影响,对太阳辐射下路堤上表面的吸热、储热与传热等的认识仍然欠缺。路堤表面的吸热和传热不对称,加上多年冻土的相变为非线性,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冻土地区面积广且建有诸多路堤工程,冻土路堤常出现不均匀沉降、开裂、变形,多数原因是下伏冻土受热扰动而产生局部融解软化进而力学平衡受到破坏。传统的冻土病害治理更注重冻土内部因素的研究,但对外部因素如气象等,往往简单的黑箱化处理,无法评价太阳辐射、地表对流等对路堤下伏冻土温度的影响,对太阳辐射下路堤上表面的吸热、储热与传热等的认识仍然欠缺。路堤表面的吸热和传热不对称,加上多年冻土的相变为非线性,冻土层难以获得准确的温度变化解析解,数值模拟为此提供了可能,精确模拟路堤上表面的吸热、传热过程对科学评价路堤下伏冻土温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建立热流边界模型论述太阳辐射下多年冻土路堤的热流机理,优化反射率的测量方法;结合实测数据和数值模型分析下伏冻土温度的影响因素,探讨路堤阴阳坡调控;最后根据经验公式推导和数值模拟,论述下伏冻土的热量集散特征,提出了储冷和降温两个不同概念,深化路堤下伏冻土的理论研究,为路基上边界传热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工作和发现如下:1)基于热流边界条件模拟多年冻土路堤,提出了路堤表面太阳辐射理论及热流边界模型精确模拟多年冻土地温。热储、长短波辐射、对流热交换以及太阳辐射都是热流边界模型的组成条件,也是热流边界模型具体量化的体现,通过模型反应了路堤表面和永久冻土的传热规律,进而实现永久冻土路堤的敏感性分析,并通过实验表明路堤表面的反射率可进行有效的测量。经对比,在相变点附近,温度边界条件出现温度跃升,与实测偏差大,而热流边界模型可用于解释冰水相变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实现更准确的温度拟合。如路堤上边界正弦温度变化的参数有可靠数据支撑,可使用强制温度边界模型,其它情况下推荐使用热流边界模型。2)通过冻土路基多年的观测数据和模拟,揭示路堤表面下伏冻土温度的影响因子和阴阳坡调控规律。路堤下伏冻土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路堤表面反射率,其它为次要因素;年平均气温决定地层温度但无法调控,风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提出用单因素?R对路堤阴阳坡效应进行量化调控,?R=(1-R)(∑IS-∑IN)/∑IS,?R高度反映了路堤阴阳坡效应及其强度,?R不仅与路堤两侧边坡太阳辐射入射量总和∑IS、∑IN有关,也与路堤边坡的初始反射率R有关,通过改变路堤表面的反射率调控阴阳坡效应。对于表面粗糙的材料,需考虑其表面的光子捕捉效应,将反射率提高到一个准确适当的值。3)文中通过公式推导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论述了路堤天然地面以下土层的热量集散的分布特征,提出了降温和储冷不同的概念,甄别保持冻土热稳定的有效方式,探讨减少路堤内部冻土热量摄入的应用规律。路堤内部的能量集聚剖面?E在冻土上限往下0-1m处最大,随路堤服役时间和该土层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路堤北侧边坡(阴坡)原先冻土上限往上0-1.0m处的能量集聚剖面?E最小,为负值表示该处获得冷能,表明冻土层内处在一个可大量吸收和释放能量的过程。在相变点附近?E与?T的形态差异很大,冻土层?E容易出现阶越而温度T不出现,又说明了冻土相变能耗远远超过土颗粒单纯升温所需要的能耗,高含水量的土层能量集聚剖面?E大,温度却变化很少。对于少冰冻土地层,注入很少的冷量就可以有效降低地温,而对于富冰冻土地层,注入很多的冷量未必能有效的降低地层温度,冷却冻土措施更应关注冻土的储冷(散热)能力,即冻土地层热量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而不是冻土冻层的升温率。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煤炭作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燃烧发电是我国的主要电力来源之一。燃烧过程作为传统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化的主要方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对燃烧场中温度、气体浓度等参数进行二维分布重建,不仅可以揭示相关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实现污染物的源头控制,还可以将流场信息作为反馈信号来调整燃烧条件,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实现燃料的高效利
臂旁核(parabrachial nucleus,PBN)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疼痛信息传导的关键核团,同时参与疼痛的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疼痛负性情绪产生的过程中。已有的研究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众多大脑的神经核团和神经环路参与到了疼痛信息的产生以及传递过程中,然而,在大脑层面对于疼痛神经机制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尤其在慢性疼痛中的神经环路基础对于临床上开展有效的治疗手段和疾病靶点的研究亟需加强。在本课题
碱土金属磷酸盐和钒酸盐材料因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紫外区吸收好、掺杂稀土离子发光效率高、价格低廉、节能环保等优势,作为荧光材料的基质成为新型紫外LED用荧光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水热法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稀土离子(Dy3+、Eu3+、Eu2+、Tb3+)掺杂的磷酸盐、钒酸盐荧光材料,并通过稀土离子种类的改变、稀土离子间的能量传递、基质中阳离子及阴离子替换等对荧光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具体研
中小企业的增长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国内经济发展,因为中小企业创造了就业机会、投资回报以及中小企业之间更大的经济协同效应,提高了企业的国内乘数效应。中小企业对创造就业的贡献大于大企业。然而,中低收入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对于确定企业绩效的关键驱动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不是发达国家。不间断地获得电力和资金,以及控制犯罪损失,对于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顺利运作至关重要。由于受到能源、金融资源和犯罪的限制
正常的社会交互能力是我们进行日常生活的基石。在主要的神经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中,都存在社交能力受损的表现。然而,到目前为止,社交行为背后的神经环路机制仍不清楚。随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伴有社交障碍的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数目逐渐增加,尤其是在2020年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着精神健康领域,全球近10亿人受到精神问题影响,这就使得对社交行为发生机制的研究变得更加急迫。我们的研究主要发现基底前脑(BF)
岩爆是深埋地下工程在施工扰动等外界荷载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动力破坏现象,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导致岩爆机理至今尚未统一。当岩爆发生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并制约施工进度。因此,开展现场岩爆监测预警是目前保障施工安全生产的直接有效措施之一。针对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深埋地下洞室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岩爆现象,紧紧围绕岩爆演化过程的前兆信息识别、岩爆机理及监测预警问题,采用了工程调查、现场
国家级新区是作为重构空间功能布局和区域治理结构的重要政策工具,兼具空间功能单元和深化改革试点的双重使命。作为对既有政策试验区的经验延续和模式深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构成规模、功能使命定位和制度变革深度远超开发区等早期新区,业已成为地方治理架构运行中不容忽视的制度存量:国家级新区既要成为引领性的空间功能单元,更要以其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经验反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并带来实质性的功能成效。以机
研究背景:细胞外囊泡(EVs)主要有三种类型:外泌体(30-150nm)、微囊泡(100-1000nm)和凋亡小体(1000nm-),其中外泌体是最受关注的研究对象,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内的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ies,MVB)与细胞质膜融合后主动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种小囊泡。外泌体的直径在30-150nm之间,由脂质双分子层包绕,其中包含蛋白质、脂质、mRNA、miR
岩爆是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与开挖边界附近岩石的板裂化破坏和剪切或剪断滑移破坏密切相关,以岩石的剧烈动力、弹射破坏为主要特征,对工程安全具有极大威胁。岩石本身、地应力、地质条件、诱发条件等方面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岩爆自然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当前岩爆破坏的过程、机制和规律仍不十分清楚,已成为深部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鉴于此,本文围绕深埋隧洞岩爆及相关破坏与室内模拟试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内源调控因子和外源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其中,内源因子主要指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外源因子则主要包括重力、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而外在环境信号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也主要是通过调节激素含量和信号来实现的。生长素作为最早被鉴定到的一类植物激素,在植物的可塑性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生长素不仅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也是介导植物响应周围环境变化的重要信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