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岭南禅僧群体交游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zilovenv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中国南宗禅发展的重要时期,禅僧交游十分普遍,岭南禅僧的交游活动也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对推动南禅传布有一定影响。岭南禅僧群体交游从对象上可分为世俗群体和方外僧侣,与前者的往来多是交游对象慕名而来,以参禅问道的方式进行交游,这既是南宗禅“人间佛教”主张之体现,也是践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同后者的交游则由禅僧主动发起,多为参谒访师,旨在精进个人禅学修为,促进南禅内部禅教义理的融汇衍化,是中晚唐南禅“一花五叶”盛景形成的原因之一。从交游影响来看,岭南禅僧交游对南禅传布有开源象征,在奠定南宗禅发展基础,扩大南宗禅声誉,延播南宗禅脉,形成佛教弘禅文献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对岭南社会发展而言,则表现为促进地区儒释和融,丰富岭南僧俗文学,深化地方文化意识等作用。但整体来看,由于受到高僧驻锡人数,交游对象身份及奉佛态度影响与岭南地域环境制约,唐代岭南禅僧交游影响不及湘赣两地,这也是为何南宗禅兴起于岭南,但发迹于湘赣的原因之一。文章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从文化背景、传承法系、禅宗寺院、弘禅文献四方面介绍唐代岭南禅宗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对禅僧群体与帝王权臣、地方官员、佛教僧侣等不同对象之间的交游事迹进行论述;第三,将唐代岭南禅僧的交游活动和其他曹溪禅僧及湘赣南岳、青原法系禅僧交游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呈现唐代岭南禅僧交游整体影响,总结岭南禅僧交游特点。第四,分析唐代岭南禅僧交游在奠定南禅传布基础、扩大南禅声誉影响、丰富岭南僧俗文学、提供儒释融合契机、促进禅门义理融汇等方面的交游作用。
其他文献
当前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肥料投入是导致土壤质量恶化、环境污染、生产力下降等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通过施用土壤改良剂和养分增效剂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是
根据目前化学实验室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化学实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实验室相关安,全管理规范,特别是对实验室危险品的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以及日常学生实验课时
获取准确的地磁矢量值对空间地磁导航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航空测磁中,平稳飞行的飞机姿态角仍会在±10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地磁矢量测量误差。因此,本文设计了三种补偿算法对地磁矢量的测量进行补偿。分析了误差来源,描述了传感器内禀误差和飞机平台磁干扰的产生原理,构建了对应的误差补偿模型。针对实际应用时校正和补偿难以分开进行的问题,建立了一种综合干扰场补偿模型,实现了传感器内禀误差和机体干扰磁场的同
本文从参与性、专业性、实用性、阅读性四个方面阐述了“我们的图书馆我们来做主”采访制度的实施,不仅体现了我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理念,更确立了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了人性化服务
本研究对幼儿教师胜任力、职业压力与幸福感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综述,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优质园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并采用相关的统计工具进行分析,得出幼儿教师胜任力、职业压力与幸福感的总体情况,以及与部分变量的差异分析,进而探讨了幼儿教师的胜任力、职业压力与幸福感的关系。结论如下:1.幼儿教师胜任力与职业压力的相关关系,就幼儿教师胜任力和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各维度而言,成
摘要:新加坡职业教育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本文从实地考察学习出发,探讨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旨在借鉴其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50-02  2012年6月1日至12日,笔者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参加“经管类课程开
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无公害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上升,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了蔬菜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基于此,结合当前无公害蔬菜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