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该战略要解决的实际上是关于区域治理的问题,区域治理的一方面是给区域内国家提供公共产品。其中,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的一种,“设施联通”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先领域,沿线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我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条件。沿线众多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并不理想,那么,这些国家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具体如何?如果通过一系列分析,可以清楚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及其供给水平,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就能迅速做出反应,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区域公共产品,帮助其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加快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建设进程,为我国参与国际治理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公共产品供给”的角度出发,总结前人研究后发现,目前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的研究还十分欠缺。于是,在界定了本文研究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电力、医疗卫生、教育这五个类别后,本文选取了36个国家样本,并按地理位置分为东南亚10国、南亚7国、中东和西亚14国以及红海湾和印度洋西岸5国四个片区。然后选取16个指标建立关于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供给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WDI数据库搜集了2014年的指标数据,针对基础设施的各个类别对四个片区的供给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了解各类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接着借助SPSS19.0和EXCEL软件,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组合方法,对沿线36国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供给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获取各国的评价得分及其排名,结合前面的现状分析发现,中东和西亚地区大部分国家,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三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供给水平较高,而南亚地区、红海湾和印度洋西岸地区以及东南亚的缅甸和老挝等国家的供给水平较低。最后,结合供给现状和总体供给水平,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我国为沿线国家提供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的着重点,并指出了其顺利供给需要便捷有效的融资机制、互利互惠的贸易合作机制以及良好的政治关系等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