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牙周炎是由牙周致病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牙菌斑是牙周病发病的始动因子,龈下牙石和菌斑的清除情况与牙周炎的预后关系密切。传统刮治方法均在牙周袋内盲法操作,易造成牙石残留。牙周内窥镜能为龈下菌斑的清除提供间接可视状态,使龈下牙石的清除更彻底。本实验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不同龈下刮治方法术前、术后1月和术后3月的龈下微生物多样性,动态观察治疗前后龈下菌群在牙周组织的定植变化。以对比研究牙周内窥镜下超声龈下刮治、牙周内窥镜下超声联合激光龈下刮治及传统手工刮治三种方法对龈下菌群数量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牙周内窥镜下超声龈下刮治组(P组)、牙周内窥镜下超声联合激光龈下刮治组(PL组)、传统手工刮治组(C组)。每例患者口内选取初诊时探诊深度≥5mm的3个位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龈下刮治术前及刮治术后1月、术后3月采集患牙牙周袋内龈下菌斑。同时采集5名牙周健康者的共15个位点的龈下菌斑作为健康对照组(H组)。提取细菌总DNA,行16s rDNA V3-V4区测序,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微生物分类学信息。结果:1、测序后一共得到7,812,022条原始序列,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拼接、过滤,一共得到6,548,616条高质量有效基因序列,平均序列长度为420bp。共检测出1806个OTU。2、对卟啉单胞菌属、放线菌属、密螺旋体属、梭菌属四个菌属的丰度在龈下刮治前后的降低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龈下刮治后1月,三实验组中四种菌属的含量均降低,PL组和P组较C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PL组降低幅度差异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刮治后3月,细菌数量增加,与基线比较降低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各组龈下刮治后1月龈下微生物α多样性降低,龈下刮治3月龈下微生物α多样性回升。刮治后1月和3月,P组和PL组较C组a多样性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实验组在基线时β多样性无差异(P>0.05),但与健康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龈下刮治后1月、刮治后3月,三实验组β多样性持续降低,PL组降低最显著(P<0.01)。刮治后3月,除P组外,β多样性各组与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差异分析显示龈下刮治后各实验组与C组间组内差异变小,其中在治疗后3月PL组菌群结构更倾向于健康人群。结论:牙周内窥镜下超声龈下刮治后龈下微生物菌群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龈下致病微生物含量减少。与传统手工刮治相比,卟啉单胞菌属、放线菌、密螺旋体属、梭菌属的降低更显著。内窥镜联合激光龈下刮治后菌群结构向健康人群龈下微生物状态转变的趋势更明显。说明牙周内窥镜对龈下菌斑有更好的清除效果,联合激光闭合刮治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