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中的诗歌产生于从周王城到各诸侯国的不同地方,故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对于《诗经》中地理资源的研究,在汉代就已经发生。汉代四家《诗》在解诗时对于地理位置、山川河流的名称、各地历史风俗都有涉及。班固《汉书·地理志》、郑玄《毛诗谱》等则格外注意了《诗经》的地理价值:《地理志》“以诗证地”,用《诗》国地理来证明汉代各地风俗;《诗谱》对《诗经》各国地理作了专门考证,从位置考证到历史到变风之作到风俗,对各国地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诗经》地理问题在后世研究者甚多,出现了许多《诗经》地理学专著,而其发端,正是在汉代。通过对汉代《诗经》地理学的研究,不仅对《诗经》地理问题本身有所了解,还可以为后世《诗经》地理著作找到其依据,也可以通过探究汉代《诗经》地理学发生的原因了解汉代的学术特点。本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简述研究现状与《诗经》地理学的涉及内容第一章,四家《诗》的形成渊源及其对地理问题的注解。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诗》,四家的学术渊源及其发源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导致了对《诗经》释义的差异,这是四家《诗》与《诗经》地理的第一层关系。其在解释《诗经》时,都注意到了对各国的地理位置、地理名词、各地风俗的说明,四家有同有异:对地理位置的考释除二南与邶、鄘、卫外基本一致;对地理名词的解释,也是同多异少,差异者如对“渚”、“沱”等的解释。这是四家《诗》与《诗经》地理的第二层关系。第二章,《汉书·地理志》的《诗经》地理学价值。《汉书·地理志》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全国性地理著作,其第三部分将全国划分为十二个风俗区域,这些区域的划分基本与《诗经》国风相对应。班固将区域地理与人文风俗与《诗》结合起来,以《诗》证地,以风俗说《诗》,体现了对《诗经》地理的重视。第三章,郑玄《诗谱》的《诗经》地理学价值。《诗谱》可以看作是《诗》地理学的专门著述,郑玄借鉴了班固的《诗经》地理学思想,对《诗经》各国地理都进行了考证,并详叙各地的历史变迁以及当地风俗。第四章,《诗经》地理学在汉代发生的原因。一是大一统王朝背景下,汉代人对国土认知的需要使得地理学发展起来。二是汉代经学繁盛,《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学术地位高,研究者多,出现了《诗经》的各种专题研究。三是汉代学术有其综合发展的趋势,《诗经》学与地理学的融合是汉代学术趋势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