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对于神经环路调节的重要性,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触的功能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于两者突触后的差别,而突触前的研究则大部分不区分二者或仅仅集中于谷氨酸能突触。我们的研究首先利用了高压冷冻固定技术对小鼠大脑皮层组织的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囊泡结构形态进行了3D重构和大小与形态的比较,发现在抑制性的GABA能突触中能够观察到较多直径在60nm以上的囊泡,而兴奋性突触的囊泡则几乎都集中在50nm附近;接着,我们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谷氨酸能突触和GABA能突触前的功能性回收囊泡进行标记,并在标记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固定和观察,发现GABA能突触的功能性回收囊泡中有大量直径接近内吞体(endosome)的大型囊泡,这些大型囊泡在回收后15min内可以转变生成小囊泡,而谷氨酸能突触中这一现象并不明显;之后,我们又利用FM4-64染料标记回收囊泡,并于15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对神经元进行刺激和实时成像。我们发现,GABA能的回收囊泡可以在电刺激下迅速释放干净,而谷氨酸能的突触囊泡在电刺激下只能释放一部分,只有使用高钾溶液灌流才能让这些回收囊泡继续释放。最后,我们利用双通道膜片钳技术,比较谷氨酸能突触和GABA能突触在连续刺激下的电流反应恢复情况,发现谷氨酸能突触在刺激后可以比GABA能突触更快恢复到初始强度。根据这些现象,我们认为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触前存在不同的囊泡循环模式,并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