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以来,在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90年代末,教育叙事研究引进我国。由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教育叙事研究迅速在教育领域中应用,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种背景下,对教育叙事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反思尤为重要。一方面,对理论的系统梳理可以使我们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眼光关照教育叙事研究;另一方面,审慎的反思能使我们以更加理性的眼光审视教育叙事研究,认清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及局限性,客观地看待当前教育叙事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理清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起源和操作过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读,理性分析当前教育叙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发现:首先,叙事作为人类经验的表达方式,作为意义的承载工具,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叙事”延伸而来的教育叙事研究,以教育经验为出发点,以故事为载体,通过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故事,揭示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呈现出自然主义的探究风格,具有反思性、开放性等特征。其次,教育叙事研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后现代哲学思想、现象学理论、解释学理论和文学叙事理论是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源泉,教育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育叙事研究产生的现实依据。教育叙事研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在具体运用中要遵循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叙事材料、创作叙事文本三个基本阶段。再次,教育叙事研究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学前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本身的原因和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叙事研究在实际运用中出现诸多问题,主要有:研究模式化;叙事文本表达形式单一;叙事文本缺乏深度描述和深度解释;研究者的主观性太强;研究具有封闭性等。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叙事研究者要培养跨学科视野,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做教育叙事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对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本身进行反思。最后,教育叙事研究在教育领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将与传统研究方法并行不悖:研究规范和评价标准将更加完善,质性研究范式将得到超越,“宏大叙事”与“经验叙事”最终会实现平等对话。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在尊重多元、追求个性的后现代思维方式的影响下,表达方式将呈现多元化、个性化。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将更加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