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海水鱼类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黑鲪(Sebastodes juscescens)对pH、碱度、二氧化碳体系各分量的耐受性,应用概率单位法求得半致死浓度,并得到了碱度、碳酸根、碳酸氢根等的安全浓度,应用方差分析评价了pH和碱度致毒作用的显著性,探讨了不同pH、碱度范围的主要致死因子。主要内容如下: 1、碱度在正常养殖范围时,通过pH对海水鱼类鲈鱼、黑鲪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到Alk=6.5±0.5mmol/L时,pH对鲈鱼稚鱼(1.6~2.0cm)24、48、96小时的半致死值为9.55、9.42、9.32,pH对黑鲪幼鱼24、48、96小时的半致死值为9.87、9.48、9.38。可见碱度一定时,随着pH的升高,对鱼类的毒性作用越大,受试时间增加,pH对鱼类的致毒作用也增大。 2、pH在正常养殖范围时,通过碱度对海水鱼类鲈鱼、黑鲪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到pH=8.10±0.10时,碱度对鲈鱼稚鱼(体长1.6~2.2cm)24、48、96h的半致死值为60.88、44.36、36.06mmol/L,安全浓度为7.07mmol/L;pH=8.05±0.10时,碱度对黑鲳幼鱼24、48、96h的半致死值为75.86、63.46、56.42mmol/L,安全浓度为13.32mmol/L。pH=8.40±0.10时,碱度对鲈鱼幼鱼24、48、96小时的半致死值为72.79、65.28、57.92mmol/L,安全浓度为15.76mmol/L;对黑鲪幼鱼24、48、96h的半致死值为69.47、59.37、51.96mmol/L,安全浓度13.01mmol/L。可见pH一定时,随着Alk的增大,碱度对鱼的致死作用也越大;随着受试时间的延长,碱度对鱼类的毒性作用也越来越大。 3、由方差分析可知pH和Alk对黑鲳的死亡率都存在显著影响。在一定条件下,pH和Alk对黑鲪的半致死值呈显著负相关,即随着pH或Alk的增大,黑鲪对Alk或pH值的耐受力减弱。其24h回归方程为pH=-0.0229Alk+9.8463(N=8,r=-0.9756),48h为pH=-0.025Alk+9.7519(N=8,r==0.9689),96h为pH=-0.0273Alk+9.7352(N=8,r=-0.9740)。 4、CO32-对鲈鱼稚鱼(1.6~2.2cm)24、48、96h的LC50为6.23、5.22、4.97mmol/L,安全浓度为1.10mmol/L,对黑鲪幼鱼24、48、96小时的LC50为9.88、8.28、7.13mmol/L,安全浓度为1.74mmol/L。HCO3-对鲈鱼稚鱼(1.6~2.2cm)24、48、96h的LC5o为52.14、37.96、30.84nuuol/L,安全浓度为6.04mmol/L,对黑鳃幼鱼24、48、96h的LCS。为66.03、55.21、49.08,01/L,安全浓度为11.58mmol/L。COZ对妒鱼稚鱼(1.62.2em)的24、48、96h的LC团为39.58、25.5一、14.oZmg/L(28100、20200、10000阳tm)。可以看出Co3,一的毒性较HC03-对鱼类的毒性更剧烈,C氏2一的毒性是HC03一的68倍。 5、根据海水妒鱼、黑鳃幼鱼的pH、Alk、C02、HC03一、C03,一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得到在不同Alk、pH范围影响妒鱼、黑绍生存的主要因子。 低碱度Alk成12llunol/L时,低pH系列(pH<7.6)影响生存的主要因子是C02,其次是H+:高pH值系列(PH>8.7)主要的影响因子是0H一,其次是co32一。12Inlnol/L<Alk成 20nuuol/L,低PH系列(pH<7.8)影响生存的主要因子是C02,其次是HC03一和H‘:pH在8.18.7时主要是HCO犷和C03,一;高pH系列(pH>9.0)主要的影响因子是C叮一和0环。ZOllunol/L<Alk延50mmol/L,PH<7.8时,影响生存的主要因子是C02和HCO于:pH在8.18.7时,主要因子是HCO犷和C时一;pH>9.2时,主要因子是e03,一和。环。高碱度^Ik>sommol/L,是eoZ、Heo3一、eo:,-共同作用,低pH系列还有H+的影响,高pH系列还有盯的影响。 通过以上实验得到海水鱼类妒鱼、黑鳃对PH、Alk等的耐受性,可以为日后高密度海水鱼类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