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门拦门沙近期演变及其排洪与拒咸效应初探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刀门是珠江八大口门中输水、输沙量最大的口门,也是珠江最重要的泄洪通道,在珠江三角洲水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几十年来,磨刀门经历了一系列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磨刀门从以前的浅海海湾环境转变成为有双导堤控制的渠道化河道,口门迅速向海延伸,直面南海,成为珠江八大口门中唯一率先面海的口门,口门演变除受到径流影响外、潮流、波浪及沿岸流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本文收集了磨刀门整治工程完成后的4套地形数据,建立了磨刀门河口的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磨刀门拦门沙近期演变特征;应用实测水文测验资料和数学模型方法,初步探讨了磨刀门拦门沙近期演变对排洪及拒咸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磨刀门上游来水来沙量减少特别是来沙量明显较少,而潮汐动力增强,波浪作用对河口的塑造作用也增强。近期磨刀门拦门沙整体向海推进,洪季受洪水径流影响较大,枯季波浪的塑造作用较明显,总体表现为洪冲枯淤。磨刀门河口不断分汉是基本规律,西汊将进一步发展,东汊受洪水的冲决也将保持生命力,西汊前端次一级分汊体系也正在形成。在波浪作用和沿岸流的影响下,磨刀门口门沉积中心向西转移,东侧拦门沙侵蚀后退,西侧拦门沙淤积并岸。 磨刀门河口洪季受径流控制,水体层化较明显,表现为浮力射流。洪季径流通过表层快速向海下泄迅速向海排泄,高盐陆架水(盐度>30)被拦门沙阻挡,无法越过拦门沙上溯。数值模拟表明,拦门沙开挖对磨刀门河口局部水动力特征的影响较小,拦门沙的开挖不能大幅增加洪水排泄的效率。修建导堤封堵东汊会加大挂定角至大井角的水面比降,造成更严重的壅水,东西汉的浚深对排洪的影响也较小。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拦门沙的存在对于泄洪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河口及其拦门沙可以通过地貌形态的自动调整来与强大的洪水径流作用相适应。 磨刀门河口枯季拦门沙外坡表底层均被高盐陆架水控制,内坡高盐水伏于底层,表层受径流控制,盐度随涨落潮波动较大,水体垂向分层较明显,表现出盐水楔型河口性质,浮力射流仍占主导。数值模拟表明,拦门沙开挖后,盐水上溯距离有所增加,拦门沙内坡垂向盐度梯度增加,层化更加明显。由此可见,拦门沙对成潮上溯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拦门沙是陆海界面的一扇自然“防护墙”,拦门沙障碍的存在,既卫护着河流,也卫护着海洋,其界面一侧为河流动力作用占优势,另一侧为海洋动力占优势,可以说拦门沙是一个缓冲地带,洪季拦门沙通过自身调整使洪水更快的向海排泄,如支汊冲决、次一级分汊发育等,另一方面拦门沙对风暴潮的壅水有一定的屏障作用;枯季,由于拦门沙的阻挡,高盐陆架水(盐度>30)即使在枯季只能伏于拦门沙外坡,很难翻越拦门沙上溯,可见磨刀门拦门沙演变是以一种既适应洪季排洪又有利于枯季拒咸的模式发展。
其他文献
在城市建设中,绿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种类型、格式的城市绿化数据也越来越多。如何对这些分散于各部门的绿化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已成为一个
土壤水分转换与时空变异性的研究,对降水入渗、河流补给、水利工程、地表水地下水的运移等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水运移模型的研究是研究土壤水分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依赖越来越大,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缺水的问题逐步显现,如水不能与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也不能支撑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解决水短缺,化解水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使中国不断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社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带来文化方面的影响。目前,全球化对当地带来的社会、经济影
文章采用主成份分析法,选取县域经济实力、发展能力、发展潜力三大方面共19个社会经济指标对40个福建内陆山区县域经济水平进行区分,划分为发达、较发达、次发达、欠发达4类。
开发区是指是在上世纪年代中期以来,经国家或地方政府批准,为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划定明确范围,实行相对特殊体制和优惠政策的特定经济区域。我国创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