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法与君民关系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是先秦时期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其思想是对先秦时期各家思想,尤其是对儒法两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对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的扬弃,在儒家礼的基础上,把礼法有机地融合于自己思想中,形成了以“礼”为核心,以“法”为辅的哲学思想。而君民关系思想附属于礼法思想,基本上是围绕礼法思想来展开论述的,形成了“尊君”、“爱民”的关系理论。同时君民对礼法所产生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礼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祭祀文化。经过夏商周三代统治者的改造,基本上成为了它们治国思想的核心。但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使得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开始对西周时期的礼文化进行大肆改革和新的诠释,赋予了“礼”以新的概念,使礼道德化。法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部落战争,于夏商周时期发展成以刑为主的服务于、附属于礼治的法律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将法从礼治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服务于君主的独立的法治理论。荀子意识到儒家的礼已经脱离了现实而偏向道德化,他们过于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忽略了外在的强制作用,同时法家在各国政治实践中的效果又显而易见。于是荀子将法吸收到礼中,使礼具有了制度性的内涵,而法又能受到礼的约束。荀子的礼法思想同时以人之性恶为理论前提,以圣王为源,共同作为政治制度而用于社会治理中。但礼法在荀子心中的地位不同,礼是法的指导原则,而法仅仅是对礼不足之处的补充。经过荀子的改造,礼的外在约束力加强,而他对礼法融合的尝试对后世内儒外法治国方略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君民关系思想最早萌芽于夏商周。在这一段时期,统治者在神化君权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民众的重要性。先秦时期的君民关系思想基本上以民本为主,尤其到了春秋战国,兼并战争的激烈与国家的频繁更替,使思想家们进一步看到了民与君之间的相互制约。荀子的君民关系思想充分认识到了君与民各自的作用。他认为君是礼义法度的源头,是臣民效仿的榜样,因而尊君是必要的,但同时尊君也要以礼义道义为前提。民是君统治的对象,但是民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君为舟、民为水正是荀子对民的重要性的形象表达。民是国家富强、君权稳定的根本,君依赖于民,因而爱民也是必要的。尊君与爱民同时存在于荀子思想中,这并不矛盾。在政治统治过程中,因为只有君具备相应的才能,所以以君为尊,而在维持君权稳定方面,民心所向才是基础,所以要爱民,以民为本。荀子的礼法思想与君民关系思想都是荀子思想中的政治思想精华。君民关系的处理是通过礼法来完成的,同时君民又是礼法得以运行的主体,君民与礼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上海市名老中医彭培初教授治疗消化道疾病临证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彭教授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基本理念,提炼其“精于辨证,善辟奚径”的学术精髓。深入学习彭教授以通法为治
本文根据OIE《动物卫生法典》关于禽流感监测总则的有关内容,参考泰国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经验,提出了无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安全隔离区监测的主要方法和要求,以期对我国生物安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是高职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根据多年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剖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策略。
<正>在临床医学上,肱骨近端骨折发生较为普遍,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占所有骨折的5%左右,尤其是在老年患者和骨质疏松人群中的比例更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
【摘 要】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进行界定,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阐述高校党建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高校党建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预防 功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068-02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引发了社会系统全面的整合,加速了利益分化,加剧了社会流
背景:这是一个以劳技和创造发明相整合的课《我为自家出点子》。初步设想是一个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课,但我想在四(1)班先试一下,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理一下教学思路,顺便也想试一
<正>在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COP22)开幕前夕,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携手西非经济货币联盟(UEMOA)和非洲生物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公司(ABREC),正式推出Micr
每个人都有承受挫折的能力,我们需要挖掘它而不是遮蔽它.培养抗挫折能力需要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刺激、锻炼一个人的承受力.青少年遇到了挫折,我们应该让他接受疼痛,不能用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