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囊下浸润麻醉对新西兰大白兔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an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筋膜囊下浸润麻醉对视觉传导通路是否有阻滞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可逆。  方法:实验对照研究,将1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5只眼)随机分为两组,麻醉组8只,对照组7只,均选右眼作为注射眼;麻醉组筋膜囊下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和0.75%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1:1混合液1ml,对照组筋膜囊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ml,采用Roland reti-scan系统(德国)记录注射前和注射后5分钟、15分钟、5天新西兰大白兔右眼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测量注射前和注射后5分钟、5天的自然瞳孔直径和光照下最小瞳孔直径。对比分析麻醉组和对照组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N1波峰潜伏期、P1波峰潜伏期和振幅以及瞳孔对光收缩幅度。  结果:麻醉组注射前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N1波峰潜伏期、P1波峰潜伏期、P1波峰振幅分别为(17.13±1.13)ms、(28.25±1.83)ms、(13.45±4.36)μv,注射后5分钟分别为(21.75±3.06)ms、(29.63±2.67)ms、(7.24±4.64)μv,注射后15分钟分别为(22.25±1.39)ms、(29.50±2.51)ms、(7.54±4.47)μv,注射后5天分别为(17.75±0.71)ms、(28.13±2.42)ms、(13.17±4.08)μv。与注射前N1潜伏期相比,注射后5分钟、15分钟明显延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9和p=0.001),在注射后5天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p=1.000);P1潜伏期在注射后5分钟、15分钟较注射前稍有延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振幅在注射后5分钟、15分钟明显下降,与注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在注射后5天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p=1.000)。对照组N1波峰潜伏期、P1波峰潜伏期、P1波峰振幅在各个时点间稍有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组瞳孔对光收缩幅度总体水平在注射后5分钟、5天分别为0.00%和33.33%,与注射前(35.42%)相比,注射后5分钟瞳孔对光反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注射后5天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p=0.798);对照组瞳孔对光收缩幅度在各个时间点稍有变化,但与注射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筋膜囊下浸润麻醉对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眼的视觉传导通路有阻滞作用,且这种作用是可逆的。
其他文献
目的:  在严重低血量休克患者如何精确的评估血管内容量状态,是指导临床治疗中困难且重要的关键。无创评估容量反应性通过更快速更少的液体输入是临床研究重要目标。此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