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因其优异的性能而成为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光伏材料之一。目前,基于实验室的小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已经达到25.7%,逐步赶超主流硅基太阳能电池。然而,尽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其长期稳定性仍未满足户外运行超过25年的要求。为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研究人员开发了二维(2D)钙钛矿材料。现已开发出众多基于不同有机间隔阳离子的2D钙钛矿材料,均表现出优异的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因其优异的性能而成为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光伏材料之一。目前,基于实验室的小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已经达到25.7%,逐步赶超主流硅基太阳能电池。然而,尽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其长期稳定性仍未满足户外运行超过25年的要求。为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研究人员开发了二维(2D)钙钛矿材料。现已开发出众多基于不同有机间隔阳离子的2D钙钛矿材料,均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然而,纯2D钙钛矿材料存在禁带宽度大,激子束缚能高,光吸收系数低,载流子迁移率低等问题,从而限制其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为此,研究人员通过将大有机间隔阳离子引入到三维(3D)钙钛矿晶体结构中,形成2D/3D钙钛矿材料,此结构兼具2D钙钛矿良好的稳定性和3D钙钛矿优异的光伏性能,从而使其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目前2D/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主要采用绝缘性质或仅含有一个π-共轭基团的大体积有机间隔阳离子,其电学活性不强,且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弱,难以进一步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探寻新型功能性有机间隔阳离子,是发展高效稳定2D/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面临的一大挑战。基于此,本论文采用一种新型功能性有机间隔阳离子——π-共轭联苯液晶有机胺,将其引入3D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制备2D/3D钙钛矿薄膜及其太阳能电池器件,重点探讨π-共轭联苯基元的引入及其烷烃链长度对2D/3D钙钛矿薄膜和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将具有π-共轭联苯液晶基元的2-4-联苯乙胺碘化物(BPEAI)作为有机间隔阳离子掺入Cs0.05(FA0.85MA0.15)0.95Pb(I0.85Br0.15)3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制备2D/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辛胺碘化物(OAI)和苯乙胺碘化物(PEAI)作为对照,探究π-共轭联苯液晶基元的引入和引入量对2D/3D钙钛矿薄膜及其器件光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有机间隔阳离子的引入皆可有效钝化薄膜缺陷,改善钙钛矿薄膜质量。其中,相较于OAI和PEAI,由于BPEAI中含有π-共轭联苯液晶基元,从而能够诱导钙钛矿薄膜结晶取向,提高载流子传输和收集效率。因此,基于BPEAI的2D/3D钙钛矿器件效率达到20.83%。同时,因π-共轭联苯液晶基元具有较强的疏水性,使其钙钛矿薄膜和器件的湿度稳定性均得到显著提升。其次,本文选择三种烷烃链长度不同且均含有π-共轭联苯液晶基元的有机间隔阳离子,包括4-氨基联苯碘化物(BPAI)、4-苯基苄胺碘化物(PBAI)和2-4-联苯乙胺碘化物(BPEAI),将其分别作为有机间隔阳离子,制备2D/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探究烷烃链长度对2D/3D钙钛矿薄膜及其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烷烃链长度可充分发挥π-共轭联苯液晶基元的优势,有效钝化缺陷,促进钙钛矿晶粒的晶体生长和择优取向,从而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基于PBAI的2D/3D钙钛矿器件最佳效率达到21.05%,且表现出优异的湿度稳定性。本论文工作为设计新型功能性π-共轭有机间隔阳离子,提高2D/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提供了新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两个耦合量子点的三端混合驱动制冷机、基于三个耦合量子点的四端热机和制冷机的热力学性能特征及其优化性能。在稳态情况下,我们推导出这些热电系统热力学性能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并对这些性能参数进行了合理优化,从而提高热电器件的热力学性能。本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热电器件的研究背景以及热电材料的种类与结构对热电装置性能的影响。阐述了主要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了热电器件的一般工作原理。第
在1998年,Bender首次提出宇称(Parity)-时间(Time)(PT)对称量子理论,解释了具有PT对称性的非厄密哈密顿量与实数能谱之间的关系,将量子力学的研究扩展到了非厄密范围。直到2007年Ganainy等人发现傍轴近似下的波动方程在形式上和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高度一致,由此将PT对称从量子力学引入到光学中,PT对称理论在光学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后,根据PT对称相变条件,人们采用
虚拟现实(VR)技术在元宇宙大背景下备受关注,以2010至202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891篇VR技术研究文献作为数据基础,整合Cite 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的优势,采用关键词搜索、发文数量和被引频次计量统计、格式转换和图表编辑等方法进行可视化图谱的绘制,重点统计和分析VR技术在应用领域、研究现状与研究方向等方面的演变情况。分析结果表明:VR技术主要通过扩展空间和提升
伽马射线暴是宇宙空间中短时间内伽马射线突然增亮的一种现象,它的持续时间从几毫秒到几百秒都有,能量范围从千电子伏特(ke V)到太电子伏特(Te V)。近年来随着卫星观测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伽马暴被记录下来,如今几乎每天都会探测到伽马暴事件。同时越来越多的伽马暴理论模型被提出,其中最受人们接受的模型是所谓的“火球”模型。目前观测上有很多不错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伽马暴观测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例如参数
低频等离子体波动在地球内磁层的辐射带和环电流中对高能电子通量的动态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近年来内磁层卫星观测和理论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大多针对于等离子体层嘶声波(hiss)和合声波(chorus)这两种低频波动,对于等离子体层外嘶声波(exohiss)的研究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外嘶声波是存在于等离子体层顶外的一种宽带、无结构的哨声模波,它对于合声波和嘶声波的演化,以及相关的电子动力学具有重
近年来,准二维(2D)钙钛矿多晶薄膜因具有传统三维(3D)钙钛矿材料的优势,即可溶液法制备、带隙可调、色纯度高、缺陷容忍度高和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高等特点,同时钙钛矿表面被疏水性的有机胺间隔体层保护,能够有效阻挡水氧侵蚀,提升了所制备薄膜的稳定性,这些优势使准2D钙钛矿薄膜在发光二极管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准2D钙钛矿薄膜呈现多相结构,其特有的能量漏斗效应能够促进能量高效传输。此外,准2
利用太阳能催化分解水制氢,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的形式进行储存是解决能源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现有的二维(2D)光催化剂不能有效解决氧化和还原反应产生的质子(H+)和羟基(OH-)离子在各自表面的积累问题,导致正常的光催化水裂解反应不能继续反应而停止。本文充分把握当前光解水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困难,通过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来预测和设计一系列不含金属的新型二维极化多孔光催化剂。不含金属的多孔催化剂的发现
自2009年Miyasaka等报道钙钛矿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以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目前为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25.7%,超过了以碲化镉(Cd Te)、磷化铟(In P)为代表的第二代太阳能电池。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各类器件结构中,反向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备简单、迟滞效应小、成本低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青睐。然而,低温溶液法制备的
<正>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类与老化相关的进行性、广泛性全身骨骼肌肌量减少和肌力、功能下降的临床综合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3]。肌少症常被认为是共存病理状况的次要后果,轻症者临床表现不明显,而一旦出现了相关临床症状,则已然发生肌肉结构与功能的显著性改变,
锂资源是新能源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国内锂矿精度极低,在锂精炼过程中往往伴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对这些固体废弃物进行合理的资源化利用,既能够响应国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环保要求,同时也能使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以锂云母浸出渣(以下简称锂渣)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机制砂和不同的添加剂,制备性能良好的锂渣基多孔陶瓷材料,可为锂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