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与丝栗栲幼苗氮素利用特性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zmxfy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竹与栲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绿化与经济树种,在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地位。近些年由于毛竹向周边扩张严重,制约着周边常绿阔叶树的生存和生长。前期研究表明,毛竹向常绿阔叶林扩张的界面土壤N总矿化和硝化作用明显低于阔叶林,而土壤铵化作用增强,推断土壤N供应变化是驱动毛竹成功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试验选择毛竹和阔叶林优势种丝栗栲幼苗为试验对象,在可控环境下研究外源氮供给变化对两树种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是偏喜铵树种。在低浓度时毛竹幼苗苗高、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和根系构型各指标及生物量等在不同氮素形态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氮处理浓度的提高,毛竹幼苗生长量逐渐增大并且在不同氮素形态间的差异显著增大,其中以较高浓度的铵氮条件下生长最好。栲树为兼性偏喜铵树种。栲树幼苗生长各指标也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其中,苗高、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和生物量等指标都在较高浓度的铵氮或铵硝混合氮源中较好。就不同栽培方式而言,毛竹和栲树在单独栽培和混合栽培条件下对不同氮含量及氮形态具有相似的响应特征,对幼苗生长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虽然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和栲树都偏喜铵态氮,但毛竹在相应条件下的生长速度远远大于栲树。(2)毛竹苗高生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56d以后),不同铵浓度(2,8,16,24,32,40 mmol/L)对毛竹生长效应的影响差异逐渐明显,其中较高的铵浓度(>16 mmol/L)对苗高生长的促进效应较显著,并且较高的铵浓度更有利于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根茎叶各部位生物量及干重的增加,但随着铵氮浓度的升高,根系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毛竹在不同浓度NO3-处理过程中也有一定程度的生长,但各浓度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对毛竹苗高生长都没达到显著水平。此外,毛竹幼苗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和根系构型各指标基本随硝氮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不同硝浓度处理对毛竹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说明硝氮对毛竹苗高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且高浓度的硝态氮对毛竹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栲树幼苗苗高也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缓慢增加,其中以较高铵浓度(>16 mmol/L)处理的幼苗较高,并且较高的铵浓度更有利于叶片数、叶绿素含量、茎叶各部位生物量等地上部生长,而对根系各指标生长却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较高的硝浓度(>16 mmol/L)处理8周后所有幼苗死亡,所以栲树能够耐受的最高硝浓度为8mmol/L。(3)通过非损伤微测技术对毛竹与栲树根尖NH4+与NO3-离子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毛竹和栲树根尖30 mm范围内对NO3-均表现为外排,对NH4+既有吸收部位也有外排区域,但2树种表现有所不同。其中,毛竹对NH4+的吸收只集中在距离根尖10 mm之后的根毛区,并且在10~30 mm范围内NH4+内流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栲树对NH4+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距离根尖1.8 mm内的根尖分生区,并且在0.3~1.8 mm范围内NH4+内流值逐渐减少。综上所述,毛竹和栲树生长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喜铵耐铵性,但毛竹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却远大于栲树。因此推测毛竹向常绿阔叶林扩张对土壤氮素特征的改变可能是毛竹成功扩张的策略之一。
其他文献
1相关例题(1)(2009年天津文16)若关于x的不等式(2x-1)^2〈αx^2的解集中的整数恰有3个,则实数α的取值范围是___.
所谓的“阿拉丁计划”不过是拿搜索圈子里一个古老的话题炒冷饭,它的本质就是扩大搜索数据库,这是搜索引擎的常规工作,“最多就是优化过的蜘蛛加上一个新的竞价排名表现界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组织知识共享存在的知识经济人现象,认为组织内存在着知识的市场交换,而交换的规则要通过组织的制度文化加以体现.只有保障了知识共享的互惠性才能真正
刑事和解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基于其特殊的价值,我国检察机关开始进行试点与探索,而对于具有普遍意义的刑事和解在审判阶段的应用并没有推开。自诉案件和刑附
"事实"是一个重要的框架性概念。凡能够使得某陈述为真的任何东西都是事实。对事实的表达离不开陈述,但事实并不是陈述;事实也不是事物自身。原初事实是独立于人类制度而存在的
情报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域”的现象是指情报学忙于“占领”其他学科的材料,最后反被其他学科所占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情报学的目的要求、获取情报学学科观念、情报学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患者的抢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例产科急性DIC患者进行抢救护理.结论⑴开放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关键,重症患者采取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量及滴
背景与目的面部除皱术操作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出血并发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解剖学研究,阐明面横动脉分支的走行过程,并提供详细的关于面横动脉分支位置的测量数据,探讨面横动脉分支的解剖特点,为面部除皱术表浅筋膜皮瓣的设计提供一定的解剖学依据。以解剖学基础为指导,临床应用进行面部除皱术的改良,客观的评价分析与临床面部除皱术相关的面横动脉分支的位置、与颧弓的定位,与浅肌腱膜系统的关系;优化面部除皱术的安全性及
目的:分析数字X线摄影应用于放射科的诊断效果。方法:将40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研究组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对照组采用普通X线摄影检查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试验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检测PT、APTT试验100例作为观察组,另